基层动态|“垃圾分类”新风尚!从宣传引导到主动践行的蜕变
“以前我们只当扔进垃圾桶就好了,现在分清楚了,果然看起来都要舒服多啦!”一大早,义盛村村民沈大妈就提着两袋垃圾袋,熟练地投进了家门口的分类垃圾桶里。这一幕,如今在义盛村已是常态。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推进,村民们垃圾分类的脚步越走越实,村里的道路干净了,角落整洁了,一股环保新风正悄悄浸润着家家户户的日常。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却是关乎村容村貌和大家生活质量的大事。为了让村民们真正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村里下足了“宣传功夫”。工作人员敲门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发放宣传手册,还组织召开垃圾分类宣传会议,让大家在交流中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垃圾中转站的墙上,一幅幅生动具体的漫画海报更是成了流动的宣传员。“一开始确实觉得麻烦,听多了看多了才明白这是为了我们好。”村民孟大爷笑着说,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宣传引导带来的思想转变。
宣传的效果,最终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村民的行动上。如今走进义盛村,道路干净整洁,分类垃圾桶摆放得井然有序。为了让村民分类更方便,村里在每家每户门口都放置了分类垃圾桶,分别收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由保洁员每天定时上门收集后,再统一运到村垃圾中转站进行二次分拣,形成了从源头分类到终端处理的完整链条。
为了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的便利性,村里还创新推出了“垃圾桶以旧换新”活动。村民家中破旧、缺盖的垃圾桶,都可以拿到村委会免费兑换崭新的垃圾桶。据统计,自今年3月份以来,已为村民更新垃圾桶100余个,不仅让村庄的“颜值”更上一层楼,更用贴心举措调动了大家参与分类的积极性。
从“要我分类”到“我要分类”,义盛村的垃圾分类实践,不仅让乡村环境焕然一新,更让文明新风在村民心中扎下了根。义盛村相关负责人表示,村里将继续以生态治理为核心,在细节处下功夫,在长效上做文章,全力绘就乡村绿色共富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