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10分钟,穿越1000年!运河“跑”进地铁站,杭州这波文化操作太秀了!

原创 读城杭州
浏览量

当千年运河“流淌”进地铁站,杭州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又到了next level!

近日,不少乘5号线的小伙伴发现:地铁大运河站悄悄变样了。

整座站厅变身成一个开放式“博物馆”,纸雕、篆刻、摄影全上墙,文化浓度超高,为杭城开启了一扇了解运河文化、感受城市魅力的新窗口。

这不仅是大运河主题地铁博物馆的全国首秀,更是一次城市公共空间功能的全新探索。

历史不再躺在书里,而是流淌在每一个路人的脚步间。

地铁博物馆怎么逛?

“三大看点”的正确打开方式

🔥20米纸雕长卷,一眼看尽四个时期拱宸桥

工作日,参观者依然不少。

站厅C位,是一墙巨幅纸雕——古代、近代、建国后、当代,四个时期的运河风情缓缓展开,像不像一场时空延时摄影?

浙江展览馆、拱宸桥、香积寺、小河公园等地标依次出场,市井烟火与人文底蕴相织,这条水脉,确实有太多故事可讲。

🌍《大运河当代影像展》则直接把视野拉满
从世界→中国→浙江→杭州・拱墅,四个维度看运河,展现运河两岸现代都市的蓬勃风貌,凸显大运河在世界视野下的独特价值。
说这句话有底气:大运河,真的是世界的!
💮百枚“运”字章墙上挂,走过就算走大运
《百运同河》特展集合百款“运”字篆刻,或雄浑、或精微,风格各异,既有古代名家之作,也有西泠印社当代社员墨宝,气场全开——从此通勤路上,又多一个停下来拍照的理由。

“我就住在桥西,从‘运’字下走过,天天有好运。”市民沈女士表示,家门口这些熟悉的文化地标变成了地铁站内的艺术展陈,让她这个“运河居民”非常自豪。

可触摸、可互动的文化空间

AR地图一扫,文旅路线就全跳出来

大运河地铁站开启微型“博物馆”,不光是静态的展示输出,也让这里成为一个具有地域特色、文化氛围的公共空间。

作为杭州文旅中轴线的大运河,串联起数不尽的遗产遗迹、历史街区、文化园区、博物馆群。而地铁5号线大运河站毗邻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及博物馆群,距大运河(拱墅段)仅几百米之遥,是杭城重要的游客集散站点。

今年正好是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年,也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1周年。早在2006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考察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时,就提出打造“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的要求。


如今拱墅区真的把小河直街、拱宸桥、大兜路全线焕新,让博物馆、美术馆、电竞中心全数到位——运河文化不再静默,让人们可触摸、可体验、可互动。

好玩的来了!AR地图一扫,文旅路线就全跳出来。站内特设“常行不止”互动区,手机扫码,就能解锁运河沿线全攻略。


“我们已经迅速规划好了逛吃的路线。”来自宁海的华女士正对着AR地图研究周边的博物馆群,她是专门带着上小学的儿子来做暑期研学旅行的。

“我们不但设置了AR互动点位,还在电梯上行墙面绘制了‘大运河出游计划’,游客可以提前开启漫游,直观感受运河沿线丰富的文旅资源,激发探索的兴趣。”杭州拱墅区大运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伦敦地铁的艺术车站,到杭州的地铁大运河站,杭州正以这样一种创新表达,让地铁站不再只是“赶路空间”,而是转变为具有情感温度的城市文化客厅,传递人文关怀。

作为地铁“博物馆”的设计方,浙江风盛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运河地铁“博物馆”将成为一个具有区域辨识度的“文化样本”,形成可触摸的城市记忆。
而我们更期待:


这样的站点,越多越好!


毕竟——


谁不想在上下班路上,也能撞进一场文化邂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