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劲、睿智、柔情……前进这位民警都有

原创 前进街道
浏览量

在前进派出所,有这样一位民警——他扎根基层16年,既能以雷霆之势破大案,又倾心倾力为百姓办小案;纵使工作再忙,也不忘为家人留出温暖的港湾;他还凭借过硬本领,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个人嘉奖3次,并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他就是莫海波,一位用行动诠释“硬核担当”与“铁汉柔情”的基层守护者。


骨头越硬越要啃

1987年出生的莫海波从小就有一个“警察梦”,大学毕业后的他,成为了一名办案民警。抓捕、追逃、守候、讯问……16个寒暑,500余起案件,数不清的案卷,莫海波始终奋战在侦查破案一线。

从警16年,莫海波在一次次任务中锤炼本领,如今的他早已从初出茅庐的青涩新警成长为执法办案的“硬核尖兵”。他说:“骨头越硬越要啃,干就干出个样子。”莫海波总是把疑难复杂案件当作对自己办案能力的考验,想方设法把案件办扎实。

2024年11月,前进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其叉车被人骗走变卖。接警后,莫海波立即开启调查,经仔细研判,一伙横跨山东、江苏、浙江的叉车诈骗团伙浮出水面。该团伙以租赁叉车为由,再将租来的叉车高价卖掉,已发生相关案件17起,涉案金额累计达44.3万元。因为案件涉及3个省、12个地区,给取证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莫海波迅速投入工作,他与同事们日夜分析情报、收集线索,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缜密侦查,并梳理出完整的证据链。12月19日,他带领队员前往江苏,对嫌疑人实施抓捕,成功将诈骗团伙一网打尽。


小案不小 赤诚为民


有人说,派出所每天干的都是些琐事儿,既没有义薄云天的豪气,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响。但莫海波早已把公安工作视为奋斗一生的事业,坚守“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用心筑起前进辖区的平安稳定。


今年7月,莫海波接到辖区一名群众报案,称其宿舍内的手机被盗了。接报案后,莫海波立即组织队员展开调查,并确定嫌疑人身份。经调查发现,嫌疑人杨某某已经连夜逃离辖区。莫海波迅速启动合成作战,一路循线追踪,在嫌疑人经常出没的地方,蹲守将其抓获,追回群众被盗手机。


不论大案小案,莫海波都是耐心、细心对待,“只要盯得够细够久,总能从蛛丝马迹里找出线索来。”莫海波如是说。夏季治安大巡防行动以来,莫海波对辖区侵财类案件坚持快侦快打,带领侦办盗窃案件20余起,辖区盗窃案件破案率达60%以上。


办案“尖兵”的“顾家经”


在办案一线,莫海波是冲得上去的“尖兵”,关键时刻雷霆出击,用责任筑牢群众安全的防线。可鲜有人知,这位常与案件、线索打交道的民警,心里装着一本细致入微的“顾家经”,总能在忙碌的工作中,为家人留出温暖的角落。


对莫海波而言,加班、熬夜办案是工作常态,有时连与家人约定的晚饭,都要因突发任务临时“爽约”。但他从不用“工作忙”搪塞家人,反而把对家庭的亏欠,化作了点滴陪伴的行动力。只要结束工作,他第一时间赶回家里,哪怕只是帮妻子收拾碗筷、听她念叨几句生活琐事,也格外认真;周末稍有空闲,便成了女儿的“专属玩伴”,陪她搭积木、逛公园,把错过的亲子时光一点点补回来。



妻子早已习惯了他“随时待命”的状态,却总被他的细心打动。每次熬夜办案归来,迎接他的不仅有温热的夜宵,还有妻子理解的笑容——这背后,是莫海波用行动攒下的信任:他会提前在日历上标注女儿的家长会,再忙也会协调时间出席;知道妻子偏爱某家店的点心,下班路上总会绕路买来;即便在外地办案,每天也会抽出几分钟,和家人打视频电话,聊聊近况。



“我是工作家庭两点一线,只是那条线有时会变成曲线。”面对妻子偶尔的“调侃”,莫海波笑着回应。这句玩笑话里,藏着他对工作的担当,更藏着对家庭的深情。正是这份“把能给的时间都给家人”的用心,让他既当好群众的“守夜人”,也成了家里的“定心丸”。


十六年从警生涯,每一次奔赴现场的果敢出击,每一回成功抓捕的精准利落,对莫海波而言,都不只是任务的完成,更像是一场场“淬火”——让他手中守护平安的“利剑”,在与罪恶的交锋中愈发锋利,也让他对“人民警察”的职责理解,愈发深刻。


通讯员:鲍凤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