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共建|青春力量扎根乡土 义蓬与高校的共建共融实践
校地共建是激活基层活力、传承文化根脉的重要纽带。近年来,义蓬多个村社与高校携手,通过非遗传承、心理关怀、基层治理等多元实践,搭建起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桥梁,让青春力量扎根乡土,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机。
近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非遗实践队走进蜜蜂村文明实践站,在党员志愿者的指导下沉浸式体验“钱塘鱼拓”技艺。从了解鱼拓的历史渊源到亲手调配颜料、拓印鱼形,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宋韵文化的浪漫,更主动肩负起非遗传承的责任。蜜蜂村以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吸引年轻人走近传统,校地合力让古老技艺在互动中代代相传。
而在关爱乡村儿童成长方面,义蓬村与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技术学院联合开展“心灵守护,共绘未来”暑期活动。高校志愿者以心理绘本为媒介,通过趣味讲解、情景互动引导儿童认识情绪。绘画创作环节中,校地双方共同营造自由表达氛围,助力孩子释放压力、激发创造力。这场暖心实践不仅丰富了乡村儿童的暑期生活,更以文化共建为乡村注入育人活力。
将青春力量注入基层治理,则是义盛社区与高校合作的亮点。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师生团队入驻义盛社区,开启校社联动新模式。师生们参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实践思政课”中感悟基层治理智慧;深入居民家中开展反邪宣讲,用案例讲解和有奖问答筑牢平安防线;走进颐康医养中心,在陪伴老人中践行“孝善”文化。校社双方以“双向活力”碰撞出治理新火花,让青春智慧扎根基层土壤。
同样聚焦基层治理创新的还有义隆社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师生团队来到这里,通过座谈交流、居民访谈、公益场所探访,沉浸式调研基层治理实践。从“红色议事厅”解决民生难题,到“银龄学堂”丰富老年生活,再到蔬心素食馆的公益实践,校地双方围绕“共建共治共享”深入探讨。社区为学子提供实践课堂,学子以创意反哺社区服务,共同勾勒出基层治理与青春实践的融合图景。
校地共建的意义,在于让高校的理论优势与村社的实践资源双向奔赴。从文化传承到心灵守护,从基层治理到公益实践,每一次校地联动都是资源互补的深化、情感联结的加固,未来,这片土地必将绽放出更多共建共享的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