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YOUNG丨“三化融合”,绣出和谐善治新图景
白杨街道江潮社区党支部始终将服务居民、凝聚人心、优化管理、促进和谐作为核心使命,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在江语海小区的治理实践中,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功探索并实践了“立体化网格响应+制度化协同共治+透明化阳光治理”的“三化融合”模式,推动小区实现了从矛盾频发到和谐善治的华丽蜕变。
一、构建“立体化”响应体系,织密服务网络触达末梢
江潮社区党支部深化“社区—网格—微网格”三级治理架构,构建起“金字塔式诉求响应体系”,让党组织的力量直达治理末梢。党支部在小区13个微网格配备了26名党员楼栋长,三年来已累计协调解决了楼道照明维修、邻里纠纷调解等“关键小事”632件。同时,党支部将每月15日设为“青亲潮”网格议事日,并建立“一领四化”议事机制,搭建起畅通的民情反映和共商共议平台,为破解社区难题打通了关键通道。
面对高空抛物、外墙脱落等治理难题,党支部指导小区业委会实施“项目化管理”,牵头成立专项攻坚组,明确责任人、制定时间表、细化路线图,确保每个问题“有解决方案、有推进计划、有结案日期”,形成高效闭环。这种分层响应、精准施策的模式,使90%以上的居民诉求在网格层面就地高效化解。
二、“五同”协同制度化,凝聚治理合力攻坚克难
江潮社区党支部坚持每两周主持召开一次由社区、业委会、物业共同参与的“三方联席会”,并推行“五同工作法”,即工作目标同向、服务标准同频、工程推进同步、责任落实同担、治理成果同享。在党支部的推动下,业委会成员与物业人员每周六晚7点至9点联合值守“民情哨岗”,三年来累计接待业主来访632人次,召开专题座谈会47场。党支部成员也时常参与其中,倾听居民心声,现场解难题。
在推进小区电瓶车入库改造工程中,面对不同诉求和施工难题,党支部牵头明确分工,由社区负责上下协调、争取资源、化解矛盾;业委会征集意见、优化方案;物业负责施工监管和日常维护。在党支部的强力推动和有效组织下,各方协同发力,坡道提升改造工程不仅比原计划提前28天高质量完成,还实现了施工期间“零投诉”,彰显了党建引领下协同共治的强大效能。
三、推行“阳光治理”透明化,筑牢信任基石赋能当家作主
江潮社区党支部将“透明公开”作为赢得民心、激发自治活力的关键一招,全力打造“阳光治理”模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居民真正成为小区的主人。在党支部的积极争取和推动下,江语海小区成为全市首批接入“经营性收支信息平台”的试点小区。 如今,在党支部打造的透明化治理环境下,每一位江语海业主只需打开手机支付宝“杭州市电子业主卡”,小区经营性账户的实时余额、每一笔收支的详细来龙去脉便一目了然。小到更换一个楼道灯泡的费用,大到地下车库坡道改造的工程款项,甚至公共车位出租的每一笔租金收入,都清晰可查、有据可循。
这种前所未有的透明度,极大地增强了业主的归属感和“当家作主”意识。截至今年2月底,在党支部和业主的共同监督下,小区账户健康余额已达350万元,为持续改善小区环境、推动各类惠民项目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民意基础。
江语海小区的治理蝶变,生动诠释了江潮社区党支部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下一步,江潮社区党支部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的“主心骨”作用,继续深化“三化融合”实践,不断赋予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社区的鲜活生命力。为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绘就更加美好的和谐善治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