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街道以诚信为基,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原创
前进街道
浏览量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连着千家万户的福祉,而诚信正是守护这份福祉的基石。从田间地头的食材种养,到餐桌餐盘的美味呈现,每个环节的诚信坚守,都是筑牢“舌尖安全”防线的关键。尤其在农村及城乡结合区域,食品经营业态多样,更需以诚信为纲,让合规经营成为共识。
近期,前进街道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行动便为“诚信护食”写下了生动注脚。他们紧扣辖区内小餐饮店、小食杂店、水果店、商超等不同经营主体的特点,把日常经营规范、索证索票管理、风险隐患自查等实用知识拆解得通俗具体——给小餐饮店讲后厨卫生的“三清四防”,给食杂店划索证索票的“保存期限线”,给商超标临期食品的“陈列规范区”,用接地气的讲解让经营者清楚“该做什么、怎么做好”。这种精准的指导,实则是帮经营者把“诚信”落到了具体操作里:进货时多查一份质检报告,是诚信;不篡改食品生产日期,是诚信;主动下架临期变质食品,更是诚信。
诚信于食品经营者而言,从来不是额外的“负担”,而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一家坚持明码标价、食材来源可追溯的小餐馆,总会比隐瞒食材保质期的店铺更得街坊信任;一家如实公示检测报告的水果店,也必然能在邻里间攒下长久口碑。前进街道的这场行动,正是让经营者看清:守住诚信底线,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给自家生意“铺路”。
守护食品安全,从来不是监管部门的“独角戏”。当监管部门用细致指导帮经营者找对合规路径,当每一位经营者把“诚信”揉进进货、储存、销售的每一步,当消费者能带着安心走进街头小店,“舌尖上的安全感”便有了最坚实的支撑。从前进街道的一角开始,让诚信成为食品经营的“标配”,方能让“吃得放心”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通讯员:潘振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