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银联动助力企业重塑信用活力 ——区市场监管局与杭州银行大江东支行推出经营异常信用修复“管家式”服务
良好的信用是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石。
当前,在市场监管领域,常见的失信行为主要包括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及行政处罚等。一旦出现失信情况,若未及时开展修复,将直接影响企业征信,进而阻碍其享受政策支持、申报项目等权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规定,企业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其开户行将依规冻结账户,待完成信用修复后方可申请解冻。
为切实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和获得感,区市场监管局与杭州银行大江东支行深化合作,共同建立经营异常信用修复“管家式”服务机制,打造“提前介入—主动提醒—靶向施策—精准指导—增值服务”的全流程服务模式,助力企业高效、便捷完成信用修复。
主动提醒,引导企业及时进行信用修复。区市场监管局通过比对已在杭州银行大江东支行开户的企业名单与经营异常名录,精准生成待修复企业清单,其涵盖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异常原因、列入时间等关键信息。双方通过短信、电话等渠道,主动提醒企业并引导其尽快启动信用修复流程。
专员帮办,提供信用修复与变更登记一站式服务。杭州银行大江东支行组建专业的信用修复专员团队,区市场监管局为专员提供专项培训,内容包括经营异常修复、变更登记等高频业务的操作规范与流程要点,全面提升专员的专业服务能力。在与企业沟通中,专员可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切实减轻企业操作负担。
优化流程,加快信用修复与登记审批效率。区市场监管局建立“点对点”指导及审批机制,指定专人与银行信用修复专员对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供加急办理、容缺办理等便利措施。业务办结后,若因系统延迟导致信息更新滞后,双方将通过线下渠道及时互通,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来回跑。
信息共享,共建涉企数据共享共治机制。银行在日常服务中,如发现企业存在注册地与经营地不一致等异常情形,第一时间反馈至区市场监管局。随后,区市场监管局依据职能及时核查处理,并定期将经营异常移出信息回流至银行,实现涉企信息高效共享、协同治理。
截至目前,双方已完成第一批1450家经营主体的数据碰撞比对,发现存在经营异常情形的企业60家,主动精准服务4家经营主体完成信用修复。
通讯员:竺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