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网络安全流动诊所”开诊 为企业安全“把脉问诊”

原创 区委宣传部 区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
作者:诸苏萱

“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先行省,数字化转型中数据总量和敏感性增加。省内多份报告中指出,部分中小民营企业的数据安全意识薄弱,成为潜在高风险点。”8月13日下午,钱塘区“e企护航”网络安全流动诊所启动仪式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助理袁理锋有了新身份——钱塘区网络安全治理“技术参谋”,他将和学生们一起,为钱塘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今年4月10日,钱塘区发布《2025年度钱塘区宣文系统十大文化惠民实事项目》,为钱塘百姓和企业送上公共文化服务套餐。“e企护航”网络安全流动诊所作为十大文化惠民实事之一,专为区内企业提供公益性网络安全服务,助力提升防护水平。


网络安全对企业有多重要?扎根钱塘近10年的本地生活全域数字营销企业柏鹿信息有着切身体会。2023年7月,其自主研发的本地生活数字营销共享平台“小蚕”信息系统遭竞品公司恶意攻击,大量门店活动信息被篡改。尽管企业及时补救,仍造成巨大损失。吃一堑长一智,“小蚕”此后在安全防护上实现三大突破:建立跨生态安全基线、阻断新型跨域攻击、重构数据授权体验。2024年,依托升级后的防护体系,“小蚕”平台成功拦截黑客“虚假团购券”攻击链,避免了数十万元损失。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钱塘通报的企业网络安全事件及隐患占总通报量的80%。企业网络就像穿了件“破洞的防护服”,亟需专业守护。


因此,钱塘积极发动社会力量,组建了3支由技术专家、普法骨干、高校志愿者组成的团队走进企业园区,提供“上门式”网络安全服务。据悉,3支专业队伍各有分工:由区委网信办和区公安分局网警大队组成的“科普先锋队”负责法规宣传,由网络安全服务厂商组成的“安全哨兵队”提供网络安全问诊、体检和规划,由高校师生组成“青蓝护盾队”则参与技术指导与监测。



“以前请专家上门得花大价钱,现在‘诊所’直接开到园区,太贴心了!”一位企业负责人笑着说。据了解,流动诊所将定期“巡诊”,六大产业园区、隐患高发区都在“出诊路线”上,园区和街道则当起“导诊员”,负责协调场地、企业动员。


接下来,钱塘计划于9月开发线上“网络安全产品超市”,汇总优质网络安全厂商产品,提供产品介绍、产品价格及联系方式,企业像网购一样就能挑到合适的安全产品。从“上门问诊”到“线上购药”,钱塘正用贴心服务,为企业撑起一把坚实的“网络安全伞”。

 

记者:诸苏萱  摄:韩佳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