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人数领跑全市!钱塘“科技副总”“产业教授”齐亮相
近日,2025年浙江省派“科技副总”和省级“产业教授”名单公布。曹宇、杨爱喜、陈德胜、邵纯、刘广宇等5人入选省派“科技副总”,服务于钱塘区内企业,人数位于全市第一;来自钱塘区内企业的隋晓锋、吴振华、郎秋蕾、单力、盛华栋、于晓等6人获聘省级“产业教授”。
值得关注的是,钱塘区内高校共派出49名“科技副总”,4名服务于区内企业;钱塘区内高校共接收到29名“产业教授”,6名来自钱塘区内企业。这些人才全部拥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专业领域涵盖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
何为“科技副总”“产业教授”?
所谓“科技副总”,主要指从高校、科研院所选派一批应用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赴企业兼任的柔性引才机制,旨在帮助企业针对关键技术问题开展项目凝练、研发攻关,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优势互补、协同创新;“产业教授”则是指从企业柔性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到高校兼职,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实现高校与行业企业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同频共振。
总而言之,“科技副总”与“产业教授”的“双向奔赴”,是高层次人才“互聘共享”的创新实践。它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把不同体制、不同单位的人才组织起来协同攻关,实现人才无论落在哪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都能使用,成果都能转化在企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简单来说,去企业里担任“科技副总”,到高校里担任“产业教授”,实现了高校与企业间人才的“柔性流动”和“双向赋能”。
项目开展以来,钱塘区深入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要求,全力推进“产业教授”和“科技副总”选聘工作,精准梳理校企人才需求,积极与区内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搭建高效的人才对接平台,畅通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推动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资源精准对接。其中,钱塘累计收到企业需求63项,“科技副总”需求数位列全市第一。
这一成果充分展现了钱塘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的发展优势,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接下来,钱塘将着力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跟踪省派“科技副总”和省级“产业教授”项目进展,协调解决合作难题,同时深化企业需求挖掘,聚焦重点产业引导精准提需,通过搭建校企对接平台,推动更多高校科研力量与本地企业建立长效合作,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潜能,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让“双向奔赴”的创新生态持续升温。
见习记者:方维
通讯员:陈依丹 徐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