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 垃圾变“宝”有妙招
为播撒环保种子,让绿色理念在幼小心田生根发芽,近日,河庄街道同一村村委会在党群服务中心组织了一场妙趣横生的“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多名村内小朋友热情参与,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化身“环保小卫士”,学习分类知识,动手变废为宝,共同度过了一个充满知识与欢乐的下午。
活动伊始,志愿者化身亲切的“绿色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易懂的垃圾分类启蒙课。借助色彩鲜明的图片、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和充满趣味的互动问答,志愿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什么是垃圾分类、为何要分类以及生活中常见垃圾的“正确归宿”——蓝、绿、红、灰四色垃圾桶分别对应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踊跃举手回答提问,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迅速掌握了垃圾分类的基本“通关密码”。
知识学习后,活动迎来了创意爆棚的手工环节——“变废为宝,巧绘分类桶”。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次性纸杯,当作环保创作的“画布”。他们拿起画笔,蘸上缤纷颜料,全神贯注地按照刚学到的知识,在纸杯上描绘出标准的蓝、绿、红、灰四色以及相应的分类标识。不一会儿,一个个原本要被丢弃的普通纸杯,在孩子们灵巧的小手中华丽变身为迷你可爱的“垃圾分类四色桶”模型。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成果”,孩子们成就感满满,对四类垃圾桶的颜色与功能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记忆。“看!我的蓝色桶是放塑料瓶的!”小朋友兴奋地向同伴展示着自己的作品。
此次寓教于乐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通过“理论+实践”的趣味形式,巧妙地在孩子们心中植入了环保的种子。亲手将废旧纸杯绘制成分类桶的过程,不仅深化了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更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变废为宝”的奇妙与成就感,有效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环境保护的内生动力。孩子是未来的主人,更是环保行动的生力军。通过这样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会,能有效推动垃圾分类成为全村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