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引力场:产业链、服务力、成长值,外资企业为何纷纷选择这里扎根?
作为杭州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钱塘区始终是外资企业深耕中国、布局全球的重要选择,截至当前,钱塘区已集聚1800 余家外资企业,累计实到外资近140亿美元,年均规模居杭州前列,其中世界 500 强投资项目达78 个,四上企业265家、占比10.7%,规上工业营收1586.5亿元、占比36.7%,已成为长三角地区“规模集聚、结构优化、创新驱动”高质量利用外资的标杆。
从最早一批入区的制造企业,到如今的智能工厂、研发中心,一批日资企业在钱塘走过了三十载春秋,从单一生产到综合经营,从本土供应到全球输出,在这片热土上实现了跨越式成长。截至今年上半年,已集聚了松下、横滨、丘比、神林电子、泰尔茂等一众日资企业,它们不仅见证了钱塘的发展,更成为钱塘产业链韧性与活力的生动注脚。
从“制造”到“智造”,钱塘成日企全球战略核心区
松下的布局是日企“在钱塘,为全球”的典型缩影。 1992年,松下便在钱塘埋下深耕中国的“第一颗种子”;如今,松下杭州工业园已成为拥有数千名员工、年产值数十亿元的重要基地,5家在钱塘的企业覆盖家电研发与制造、动力部件生产、销售全链条。细数松下与钱塘的“缘分”:2021年,总投资3亿元的松下EP智慧家电项目落户杭州综合保税区,而项目主体——杭州松下家电(综合保税区)有限公司,正是2001年杭州出口加工区(现为杭州综合保税区)封关后首批入区企业;2022年8月,松下中国家电销售增量计划项目在我区签约,次日,建设周期仅一年的智能新工厂便在综合保税区投用,专攻洗衣机零部件、洗碗机和电饭煲生产。 如今,大洋彼岸消费者手中的最新款松下智能家电,很可能就产自钱塘,背后的研发团队也扎根在这里。正如松下电器集团全球副总裁本间哲朗所说:“钱塘的技术领先优势与制造成本优势,让我们能把在这里开发验证的优质产品销往全球。” 今年7月,“杭州松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在我区工业园落户,浙江大学博士后导师团队直接入驻,助力攻坚洗护产业前沿技术——这标志着日企在钱塘已从“制造本土化”迈向“研发本土化”,钱塘正成为日企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节点。
链主引领、集群发展,钱塘产业链韧性凸显
在钱塘,有一个特别的现象:跟着链主企业来的日资零部件供应商,往往能在这里“破圈成长”。 从松下杭州工业园向南5公里,便是杭州神林电子有限公司的厂区。1994年落户钱塘后,这家企业最初只为单一日资企业供应零部件;如今,凭借在我区引进的无烟熔接自动化组装技术、持续迭代的模具加工水平,神林电子已成为海尔、美的、方太、科勒等中国企业的核心供应商,产品从钱塘研发、制造,销往全球多地。 “扎根钱塘,创造顾客价值”——神林电子官网的这句话,道出了众多日资企业的心声。我区链主企业引领、上下游跟投的产业生态不断完善:优科豪马总投资5亿美元的智能工厂,作为近十年杭州最大外商独资制造业项目,2024年底开工,东芝、丘比等企业持续加码,核心环节落在钱塘,形成了从研发到生产、从零部件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服务“无温差”,让外企在钱塘“不见外”
“资料丢失30年,没想到钱塘帮我们圆了‘办证梦’!”不久前,日企泰尔茂的日方本社代表专程来到我区企业服务中心,感谢工作人员为其解决了困扰多年的不动产权证问题。原来,泰尔茂1994年在我区建设的一期厂房因历史资料缺失,一直无法办证。隶属平台大创小镇摸排到情况后,立刻联动区自然资源、住建等多部门,通过“一件事”集成改革机制,短短几周便完成了证件办理。这样的“钱塘服务”,是日企选择扎根的关键。今年以来,我区按季度组织外资企业圆桌会,会前收集企业诉求、会上职能部门面对面答复、会后专人跟进——从人才政策到社保办理,企业的“急难愁盼”总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累计闭环问题20个次。朝着市场主体满意度,依托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置人才服务、科创服务等8个综合板块以及外资企业服务专区,开通外资企业政务服务绿色通道,对紧急事项、重点项目优先办理,为大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从“制造基地”到“全球研发中心”,从“单一工厂”到“产业链集群”,日企在钱塘的三十年,是我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未来,钱塘将继续以更优环境、更实服务,欢迎全球企业“扎根钱塘,链接世界”!
通讯员:高洁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