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忙在高温“烤”验下 钱塘小哥们身后有张“清凉网”

原创 区总工会、区委社会工作部、区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

七月的钱塘,热浪滚滚。下沙街道高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一堂为新就业群体量身定制的“外卖骑手成长课堂”火热开讲。卫生站医生详解中暑急救,消防站队长强调电瓶车安全要点。数十名户外工作者凝神聆听。

“高温就是我们的战场,安全是底线。”站长赵敏的声音沉稳有力。这位拥有十年配送经验的退役军人,从骑手一路成长为管理百人站点的领头人,深知酷暑艰辛。“头盔闷热,衣服湿透又晒干是常态。”感同身受的他,视骑手如“战友”。入夏伊始,站点冰箱便备足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用品。酷热难当之际,赵敏亲自熬煮绿豆汤,备好雪糕、西瓜。针对行业流动性大的特点,站点每年夏季必联合社区组织急救与消防培训。

27岁的女骑手小刘,已在钱塘奔忙三年。“平台做活动期间,我会去多跑几单。”收入的增长,让她觉得辛苦也值。“热!而且太晒了!”小刘指了指头上的遮阳帽,她的冰袖、围脖等防晒装备,是从平台商城一分钱兑换来的。对抗高温,她靠不停喝冰水降温,或取自站点冰箱,或顺路去社区“爱心驿站”补给。


钱塘共有像小刘这样的外卖骑手、快递员6900余名,他们是盛夏街头最忙碌的身影。曾经的“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正被一张日益细密的“清凉网”温柔承接。

近日,一份特别的甘甜悄然传递。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杭州爱心企业,将3000斤宁夏西瓜直接送到了奔忙的“小哥”身边。整颗的西瓜被递到忙碌的骑手、快递员手中,或在小哥驿站、商圈等小哥集聚地摆起了西瓜摊,每天在固定时段分发给路过歇脚的“小哥”们。这份清甜,为灼热的钱塘街头添上了一抹沁人心脾的凉意。

河庄街道知行社区的工会驿站里,“爱心冰柜”是避暑港湾。每日清晨,工作人员便忙着补货:整齐码放的矿泉水、满桶清凉的绿豆汤、成排的老冰棍。运行三年的“爱心冰柜”,传递着实实在在的归属感。

前进街道前新社区工会驿站则更显热闹。这里举办“‘新新’相印,清凉一夏”活动,送上装有花露水、冰袖的清凉包,提供免费理发、健康义诊,还有“‘瓜’分快乐”趣味游戏,燥热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消散。

空调、冰箱、微波炉、饮水机、应急药箱……遍布钱塘已建成的22家工会驿站(爱心驿家)的基础设施,连同解决新就业群体子女看护难题的“小候鸟”夏令营,共同构筑起城市关怀的坚实后盾。

这份关怀更延伸至健康守护:区内设立的“小哥友好医院”和友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提供舒适的纳凉休息区、专属停车位,更开通就诊绿色通道,提供健康咨询、检查和应急救护培训,为新就业群体的健康保驾护航。


从社区课堂的安全知识,到站点的防暑物资;从驿站的冷饮、西瓜,到友好医疗的便捷服务……点滴关怀,汇聚成支撑的力量,稳稳托举起每一个烈日下为生活奔忙的身影。这份持续优化、不断延伸的关爱,让所有钱塘户外劳动者在奔波的路上,多了一份笃定与前行的勇气。


记者:李晨晨 部分图片:朱晟

通讯员:高锋庆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