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三伏”遇上养生热 小儿三伏贴提前走俏
今年的三伏天打破十年“超长待机”惯例,于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仅30天,成为近年来的“最短三伏”。不少关注“冬病夏治”的市民心里打起了鼓:三伏天短了,效果会不会打折扣?今天,记者带着疑问来到了浙江省中医院钱塘院区。
然而,诊室内外的景象似乎已给出了答案——针灸科40多张治疗床早早就没了空位,候诊区排起了长队。更让人意外的是,小儿推拿专科比往年提前一周就迎来了“冬病夏治”的小高峰,一个上午不到,就有20多组家庭前来“贴贴”。
“别担心天数少了,关键是要抓住‘阳气最旺’这段黄金时间。”浙江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徐福介绍,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阶段,此时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渗透与吸收,借助伏天的“热”把体内的寒邪祛除,因时养生,事半功倍。虽然今年三伏总天数比去年少了十天,但这个“阳气鼎盛”的核心治疗期完全足够,疗效不会打折扣。
小朋友定制“贴贴”
队伍里,市民姜文君牵着儿子,一边耐心等待,一边轻声安抚。她告诉记者,她的孩子从小脾胃虚弱,身材也比同龄人瘦小点,听说三伏贴调理体质不错,她特意赶早带孩子来试试。进了诊室,医生根据孩子的情况,一番推拿后,在背部和腹部精心选穴,贴上了大约10片特制的膏药。“第一次贴,时间不用太长,1个半小时到2小时左右就可以揭掉了。”小儿推拿专科主治医师的陈薇叮嘱道。
陈薇介绍,给孩子贴三伏贴可不是“大人药贴小一号”那么简单。“我们给小朋友用的药方更温和,刺激小,药量也控制得更精细。”为了保证安全和效果,孩子的疗程反而拉长了——从7月7日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8月底,中间要贴4到6次,每次间隔7到10天。“小孩子容易感冒,万一中间生病了,我们就往后顺延几天,等好了再贴。看最近高温又来了,正是好时候,所以这周人特别多。”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调理效果,医院今年还特别推出了“三伏贴+小儿推拿”的组合疗法。根据每个孩子的体质,医生先推拿、后贴敷。不仅选用温阳散寒的中药贴敷特定穴位,还配合推上三关、捏脊等温阳手法,辅以健脾补肾推拿。陈薇说:“这相当于双管齐下,药物从皮肤吸收进去,推拿又刺激了经络,共同起到温补阳气、驱散寒气、健脾胃、强肺气的效果。”
“全家总动员”养生新潮流
记者观察到,前来就诊的人里,年轻的面孔越来越多。带着孩子的爸妈、甚至祖孙三代齐上阵的场景并不少见。“三伏贴早就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了。”陈薇笑着说,“除了给孩子调理脾胃、过敏性鼻炎的,很多年轻白领、宝爸宝妈也结伴而来,想改善关节酸痛、怕冷这些问题。”她补充道,像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关节疼痛、类风湿关节炎,以及所有那些一到冬季易加重的病症,其实都适合在三伏天来“治未病”。
三伏贴虽好,但不是人人适合。陈薇也特别提醒,如皮肤有破溃、长荨麻疹,或者正在发烧,就暂时不能贴。另外,平时就特别容易上火、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脾气急躁,属于“阴虚火旺”体质的人,也不太适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浙江省中医院还把“冬病夏治”搬上了互联网医院。市民点点手机,医生在线咨询开方后,特制的三伏贴“小丸子”就能快递到家,自己在家就可以按指导贴敷。
见习记者:方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