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台“金砖”合作 江海之城助力浙商扬帆出海
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之际,浙江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寻求更精准的坐标。7月14日,“携手浙商行天下”走进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产业对接活动在杭州市钱塘区江海之城举办。活动以为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枢纽,整合浙商力量、对接金砖机遇,为区域开放发展与企业出海注入新动能。
作为活动举办地,江海之城正成为钱塘区对接全球资源的重要窗口。
以城为“桥”:江海之城锚定金砖机遇
“下一步钱塘区将以江海之城智慧谷为中心,汇集展厅、办公、会议、路演、培训等于一体,积极打造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合作国际客厅、中国合作中心总部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综合服务平台。”钱塘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的介绍,道出了江海之城的定位:不仅是城市建设的新地标,更是浙商对接金砖国家市场的“桥头堡”。
活动中,江海之城建设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专门围绕区域建设规划及招商引资情况作推介,详细阐述了江海之城在承载金砖合作、服务企业出海方面的空间布局与配套优势。从城市展厅到产业载体,从政策支持到服务生态,江海之城正以“物理空间+资源网络”的双重优势,吸引各类出海要素加速集聚。目前,江海之城已引入安永等27家专业机构及院校服务资源,初步建立了涵盖金融税收、合规安全、市场调研、项目规划、运营支持等全流程服务体系。
与会嘉宾还实地参观了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展厅和江海之城城市展厅,直观感受了这片热土的开放活力。“江海之城的规划既有国际视野,又紧扣企业需求,让我们看到了扎根这里、辐射金砖市场的清晰路径。”一位参会浙商代表表示。
以会为“媒”:江海之城构建出海生态
在活动现场,一系列务实举措彰显了钱塘将江海之城打造为“企业出海服务高地”的决心。钱塘区工商联(总商会)国际合作商会为5位来自智库、商会、金融、法律领域的专家颁发“出海服务导师”聘书,构建专业化出海服务团队;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与钱塘区当代国际化研究中心签订《企业出海全生命周期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学术智库、政府资源、企业实践多重优势进行系统性整合,共建金砖国家企业出海智库平台,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提供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的双轮驱动支持。
在本场活动之外,江海之城还见证了其他高规格国际活动的举办。
在肯尼亚—中国(杭州)投资推介活动上,“一带一路”中肯投资考察专线正式启动;在“杭领通商”系列活动之“国别对接会”上,50余家杭州企业代表与外方代表围绕投资环境、政策法规、产业机遇等展开深入交流,碰撞出合作的火花;在“买在金砖”资源对接活动上,来自金砖国家的特色商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国内采购商的目光。推介会、交流会、对接会……这块“金砖”不断诱发连锁反应,不断带来发展机遇。这不仅为企业搭建起直通国际市场的桥梁,助其拓展全球视野,还使得江海之城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以势为“帆”:江海之城擘画开放新篇
作为与金砖国家开展经贸往来的“桥头堡”和“始发站”,江海之城正借势金砖合作东风,加速构建“双向开放”生态。此次产业对接活动中,企业间围绕跨境金融、贸易壁垒、产业项目的洽谈交流热烈,而这些需求恰与江海之城的规划高度契合——未来这里将以金砖国家为目标市场的出海企业提供定制化空间与服务。
“江海之城目前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将‘金砖机遇’转化为‘落地动能’。”江海之城建设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努力帮助这些出海平台深度扎根江海之城,通过联合研究、人才培养、品牌推广等举措,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获取全球化布局的智力支持。
活动落幕,但江海之城的“金砖故事”才刚刚开篇。这座崛起中的新城,正以开放为笔、以合作为墨,书写着浙商出海的新坐标,更描绘着区域经济融入全球高质量发展浪潮的新图景。
记者:和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