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工匠“华山论剑” 区职业技能竞赛架起人才成长直通车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考场内,六位选手屏息凝神,指尖在控制面板上飞速跳动,目光紧锁着前方的工业机器人。只见机械臂稳稳“握”起画笔,在画板上精准勾勒线条、拼接七巧板,毫厘之间的操控,尽显人机协作的极致效率。这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是2025年钱塘区职业技能竞赛的现场一景。
7月15日,恰逢第11个“世界青年技能日”,2025年钱塘区职业技能竞赛在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启动。大赛紧扣钱塘产业发展脉搏,致力于搭建顶尖高技能人才切磋技艺、展示风采的舞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为钱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来自全区39家企业近200名顶尖技术工人齐聚一堂,在四大赛项中展开巅峰对决。竞赛不仅包含理论知识的严格考核,更注重操作技能的实战比拼。创新开通的“技能成才直通车”机制,将选手成绩与技能等级认定直接衔接,优胜者可获得对应职业(工种)技能等级证书。
理论考场上,选手们凝神静气,专注答题,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细致分析每一道试题。实操赛场更是紧张有序,电工选手精准掌控电力系统,快速应对设备安装调试与突发故障。钳工区锉削打磨声不绝于耳,毫米级的精密装配尽显手上硬功夫。物联网安装调试赛场,选手们穿梭于设备之间,综合检验着系统部署与程序操控能力。而工业机器人赛场则上演着人机共舞的智慧,编程、操作、协同一气呵成,驱动“钢铁手臂”完成高精度任务。
场外候考区同样气氛热烈。“在企业的全力支持下,我们班组几十个伙伴都踊跃报名了!”来自浙江巴陵恒逸有限责任公司的电仪班长张月阳充满干劲地说,“前期我们团队作战,一起钻研题库、攻克难题,对这次比赛,我们志在必得!”最终,张月阳不负众望,与同事一同斩获电工赛项三等奖。
经过激烈角逐,本次竞赛四大赛项共评选出了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选手凭借炉火纯青的技艺和赛场上的卓越表现,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生动诠释了钱塘技能人才的深厚功底与创新精神。
钱塘产业动能澎湃,坐拥1个千亿级和3个500亿级产业集群,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这背后离不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坚实支撑。近年来接连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强区战略打造产才融合示范高地的若干举措》等“硬核”政策,持续完善技能人才培育、评价、激励体系。高技能人才队伍顶层设计的强化,为产业工人“提技增收”铺就坦途,去年区内技术工人平均涨薪7%。技能人才队伍规模持续壮大、结构日益优化,高技能人才总量已突破6万人。其中E类以上技能人才258人,更涌现出全国技术能手8人、浙江省首席技师4人、浙江工匠22人、浙江省技术能手15人、杭州市首席技师8人、杭州市技术能手17人,为钱塘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时代样板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本次职业技能竞赛不仅选拔了尖兵,更有效推动了产业升级与技能人才成长的双向赋能。未来,钱塘将持续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生态,通过竞赛选拔、政策激励、深化产教融合等多维路径,全力锻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让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钱塘智造的热土上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时代光芒。
记者:李晨晨 陈舒怡
通讯员:孙兆伦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