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钱塘12年 他在滩涂里跑出“智造未来”之路
2013年,是周勇初到钱塘的时间。当时,周勇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长安福特杭州基地也还只是图纸上的线条,正在广袤的围垦大地上如火如荼建设着。如今,作为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系统部经理的他,脚下的已不再是一片滩涂,而是一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智能化工厂。
“初来乍到,我就遇到了难题。”项目初期,当时负责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上线部署工程师的周勇首战就遭遇语言壁垒——在与北美、印度团队的全英文会议中频繁卡壳的“Sorry, I didn’t catch that”,让技术讨论举步维艰。项目不等人,为了不掉队,周勇开始拼命学英语,每天反复听写会议录音,工位上贴满英文术语便签,连走路吃饭都在练口语背单词。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周勇就能在会议中流畅地提出技术方案,并用代码将方案稳稳落地。随后项目也如期投产。
钱塘的创新精神始终激励着周勇不断进取。“以物料打包系统为例,我们曾长期依赖国外解决方案,不仅维护成本高昂,技术扩展也处处受限。”当时的他就下定决心,要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钱塘智造”。
面对完全依赖国外技术的困局,周勇团队只好用“笨办法”——查阅了所有英文交付文档,逐字翻译,梳理风险;与原厂家进行了70多次邮件沟通,常常在凌晨三点还在进行跨洋电话会议……“最终,我们实现了系统的自主实施与调试。”周勇说,他们还把所有经验整理成册,形成了标准化的《SKS改造实施Run Book》。从那时开始,公司所有相关改造项目均由钱塘的本地团队自主完成,累计为公司节约投资超500万元。
走进如今的车间,AGV小车(自动化导引车)穿梭如织,中控大屏上能耗数据实时跳动,“工厂能源数字化”“工厂运营数字驾驶舱”“智慧物流”“智能仓储管理”等项目陆续上线。“12年前还需要手写报表,现在我指尖滑动就能实现管理。”周勇笑着介绍,在这座现代化智能工厂内,目前已经累计近百万辆锐界、探险者等车型驶下生产线、奔赴全国。同时,凭借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卓越表现,长安福特杭州分公司成功入选“2025年度浙江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每当看到一辆辆满载着“钱塘造”长安福特汽车的板车驶出工厂,奔向远方,周勇说,自己的内心都会充满自豪。“沼泽地里真的能长出钢铁森林,语言的短板可以靠奋斗补齐,外国的技术方案终能被我们的智慧破解。”周勇说,这是钱塘这片土地教会他的,未来自己也将更加努力,助力钱塘的发展,“接下来,我会和团队继续坚守‘钱塘品质’,持续推进工厂数字化转型,为钱塘高质量发展贡献‘长福力量’。”
记者:方维
通讯员:傅忆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