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爱国课堂!崇德“不倒娃”致敬抗战胜利80周年

原创 钱塘区崇德实验学校
浏览量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6月30日至7月1日,钱塘区崇德实验学校特别邀请了来自浙江军创园的优秀退役教官,精心策划并组织一至五年级学生开展“铭记抗战历史,传承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学校以多元化实践项目为载体,带领学生穿梭历史长河,感悟先辈精神,厚植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

沉浸式体验,筑牢历史认知根基

6月30日上午,开营仪式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正式启幕。教官展示、授旗环节肃穆庄严,全体学生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回荡校园。德育处主任方小英老师在动员讲话中强调:“要在体验中感悟民族精神,于协作中担当时代使命。”随后,各班在指导老师与协同教师的带领下,有序开启精彩纷呈的实践课程。


在“军事模型组装”活动现场,四五年级学生全神贯注地拼接武器模型。当步枪的精密构造在他们手中逐渐成型时,孩子们不禁感叹:“原来步枪是这样构造的,我们国家真的是越来越强大了。生在华夏,何其荣幸!”不仅如此,各年级还量身定制了特色历史教育项目。低年级开展充满童趣的“支援前线”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感受抗战时期全民一心的力量;中高年级的“精英障碍赛”“酷跑体育”等项目,则通过模拟抗战情境,帮助学生形成对抗战历史的直观认知。



多元实践,锤炼综合素养能力

此次为期两天的活动围绕历史传承、能力锤炼、素养培育三大核心目标展开,为学生打造全方位成长平台。

在历史传承方面,学校通过讲述抗战故事、赏析主题影片,带领学生跨越时空,与抗战英雄对话,深刻感悟先烈们不畏强敌、英勇抗争的伟大精神;在能力锤炼维度,障碍挑战赛让学生在跨越重重关卡中提升身体协调性,“风云战车”“动力绳圈”等团队项目则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在素养培育板块,急救技能实操、内务整理实践,帮助学生强化生活自理能力,科技创新环节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动手创造热情。

各年级课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差异化设计。三年级学生专注于组装历史主题科技模型,将历史与科技巧妙融合;五年级开展轻器械模拟操作,增强实践能力;全体学生均参与心肺复苏等安全技能培训,掌握守护生命的实用本领。



以“实践育人”为导向,学校设置了丰富多样的能力培养项目。中走廊的“精英障碍赛”现场,四年级学生你追我赶、相互鼓励,在挑战自我的同时强化了协作意识。在“医疗救护实践”课堂上,一至五年级学生分年级认真观摩教官演示心肺复苏步骤,有学生感慨:“学会这些技能,感觉自己也能像先烈一样守护他人。”此外,“叠军被”“整理个人物品”等生活技能训练,让自律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从爱国主义电影带来的心灵震撼,到障碍赛场上的团结协作;从急救技能的扎实掌握,到生活技能的自主养成,多维实践项目如同开启成长之门的钥匙,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与生存能力的同时,让爱国精神与自律品格在沉浸式体验中深深扎根。


红色基因,浸润少年成长之路


闭营仪式上,学生们以整齐划一的队列会操和气势磅礴的军歌合唱,完美展现了两日实践的丰硕成果。学校对在活动中表现优异的“爱国主义素养提升实践优胜班级”及 “优秀标兵”进行表彰。一位五年级学生在发言时激动地说:“当《强军战歌》响起时,我突然理解了‘强国使命’的意义。”这一肺腑之言引发全场共鸣。活动期间,学唱国歌、聆听国防教育讲座等环节,将爱国情感内化为学生成长的强大动力。



崇德实验学校表示,后续将持续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历史 + 实践 + 情感”的三维培养模式,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本次活动以丰富多元的实践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历史认知与责任担当,为培育新时代优秀人才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通讯员:胡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