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浪潮里的素养课堂!2025浙江省媒介素养科普基地开放日在钱塘区举行

原创 区社科联 区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
作者:诸苏萱

“太有意思了!今天我体验了新闻发言人,尝试角色配音,还亲眼见证AI生成图片和视频!”文海小学学生赵亦乐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新奇感受。


4月29日,正值中小学春假,浙江传媒学院校园内热闹非凡,众多中小学生手持打卡路线图,结伴穿梭其中,化身新闻主播、体育电竞赛事解说,体验传统电视节目制作,尽情享受媒介素养实践的乐趣。


为推动社科普及,适应数智时代媒介与信息素养战略发展要求,浙江省媒介素养科普基地开放日暨钱塘社科展示体验活动于浙江传媒学院举行,活动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媒介素养学术研究基地、浙江省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会、浙江传媒学院、中共杭州市钱塘区委宣传部主办。据悉,本次活动共吸引500余名中小学生与家长共同参加,活动通知一经发布就被快速预约完,受到广大青少年家长的欢迎,成为数字素养教育的爆款。



活动内容丰富多元,涵盖开幕式、文化集市与实验室参观体验,通过集章打卡、实践地图等趣味形式,将社科理论转化为生活智慧。现场开放多媒体综合实验室、眼动实验室等12个特色实验室,不仅展示前沿媒介技术,还在各实验室配套沉浸式体验活动。参与者能在不同场景中化身“话剧演员”“主持人”等职业,在虚拟演播室播报、新闻发布体验等活动中,感受前沿数字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形式,领略先进媒介技术的魅力,为未来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文化集市同样亮点十足,3D打印体验、手绘徽章、石膏涂鸦等项目吸引众人驻足,让参与者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数字与艺术的融合之美。



“身处‘万物皆媒’的智能传播时代,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甄别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是教育者的重要使命。”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媒介素养学术研究基地主任、浙江省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会会长姚争在开幕式上表示。作为全国首个设立媒介素养学术研究基地的高校,浙江传媒学院自2007年起便深耕这一领域,构建起“国家-省-校”三级联动的创新教育体系。同时,该校研发的“大中小幼媒介思政一体化”课程体系已覆盖全省50余所学校,其主办的浙江省青少年媒介素养大赛被浙江省教育厅列入中小学校全省性竞赛白名单。



杭州市社科联(院)党组成员、副主席、副院长朱学路说:“社会科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媒介素养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公民社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素养已经成为数字时代公民的‘必修课’。今天的科普基地开放日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数字时代,媒介素养已从“选修课”变为“必修课”。未来钱塘将联动高校进一步推动资源下沉,同各中小学校常态化开展媒介素养开放日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在数字浪潮中站稳价值坐标,为网络强国建设注入新生力量。

 

记者:诸苏萱

摄:韩佳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