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在快节奏中追寻“诗意钱塘”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随着世界读书日的脚步悄然临近,钱塘区的大街小巷似乎都弥漫着一丝别样的书香气息。为探寻当地居民的阅读密码,记者走进钱塘区的图书馆和多家线下书店,展开了一场充满温度与思考的文化探访之旅。
在探访中,记者遇到了许多热爱阅读的钱塘人。36岁的机械设计师李响,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每周都会雷打不动地阅读1到2本心理类书籍,《被讨厌的勇气》是他的心头爱。他笑着说:“翻开书本,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宁静的门,能让我从工作的紧张中抽离出来。而且读书时那些突然的顿悟,还能让我的思维活跃起来,工作效率都提高了不少。”李响通过互联网书单推荐和线下书店体验,不断探索着书籍的深度与广度。
“读书就像一场奇妙的旅行,能带我逃离酒馆日常的单调与压抑,为生活增添一抹文化的亮色,也给了我更多思考的空间。”27岁的小酒馆老板“土豆”,尽管经营工作繁忙,却始终保持着每晚阅读的习惯,村上春树的书籍是他的首选。
在这个被快节奏裹挟的时代,阅读的星火并未因此黯淡。尽管多数受访者坦言读书频率有所下降,却依然会从忙碌缝隙中挤出闲暇时光,进行阅读。
如今,互联网的浪潮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阅读选择。自媒体平台如小红书成为了“云端书架”,多数读者习惯从中获取书单推荐,让这些虚拟平台指引自己的阅读方向;而少部分读者则钟情于传统的方式,或是与朋友交流分享,或是漫步线下书店,在油墨香中邂逅心仪的书籍。在阅读偏好上,轻松娱乐类书籍无疑成为了大众的心头好,小说和漫画以其精彩的故事、鲜活的画面,俘获了众多读者的心。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深度阅读的时间与习惯却呈现出下滑趋势,尤其是年轻群体,碎片化信息和泛娱乐化内容正逐渐占据他们的阅读世界。
记者走进一家热门线下书店时,感受到了一丝经营的压力。店员透露,如今到店的读者数量逐渐减少,营业额也不如往昔。但书店并未因此消沉,而是积极探索新的出路:精心美化店内设施,增添文创周边产品售卖,还贴心地提供热饮服务,试图为读者打造更舒适的阅读空间。有趣的是,部分到店的人并非单纯为了阅读,有人钟情于书店独特的设计与氛围,将其当作拍照打卡的“网红地”;有人则是为了寻觅一处安静的角落,专注于学习和办公。而在购书偏好上,小说依旧是“顶流”,网络小说的精彩剧情和余华等知名作家的经典作品,常常登上畅销榜单。
为了让书香在钱塘区久久萦绕,区内图书馆和书店正在积极调整,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和社区活动,唤醒人们对阅读的重视;书店和图书馆不断充实书架上的深度书籍,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吸引更多人走进阅读的世界。未来,钱塘区将持续打造出一个个充满书香的文化家园,让书籍真正成为滋养心灵、升华思想的力量源泉,让每一个人都能在阅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栖息地。
记者:诸苏萱
实习生:梁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