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警营新锐 铸就青年尖兵

原创 区公安分局
浏览量

“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查、全面取证,让证据说话……”在“钱塘警苑”新警培训课上,市警校老师正在给青年民警传授工作方法。近年来,钱塘区公安分局将青年民警成才培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全方位助力青年民警成长成才。


师道传承 成长领航


在钱塘公安,初入警营的青年民警都会遇到这样一位“师父”。他们一起巡逻、出警、办案,在一次次历练当中,师父倾其所有、倾囊相授,将最实用的本领,最真切的帮助,无私地给予“徒弟”。


对于刑侦大队技术中队青年民警徐澄锐来说,他的师父陈岩翔就是这样特别的存在。2022年9月,刚从警校毕业的徐澄锐怀着满腔热血和对未来的憧憬走进警营,从那时起,陈岩翔就一直陪在身边,悉心教导,耐心指导,帮助徒弟在业务技能方面获得更大的提升。


“别紧张,把学的知识大胆用起来,要相信自己!”时至今日,徐澄锐仍记得第一次参与现场勘查的情景,那是一起发生在高速路口的交通案件,肇事司机在撞了人后弃车逃逸,唯有进行细节侦查才能还原事情真相。由于此前没有工作经验,徐澄锐一度紧张到手心冒汗,是师父陈岩翔在一旁打气,他才渐渐冷静下来。


“现场勘查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只有洞察到更多细节,才能给接下来的审讯带来更大帮助。”这是陈岩翔对徐澄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一次,徐澄锐随着师父勘察现场,对室内现场进行勘查后并没有发现价值较高的痕迹物证,当他失落以为工作就到此结束时,师父却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对外围现场进行勘查。经过一番寻找,最终发现了两枚较为新鲜的烟蒂,经过提取检验,最终成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使案件成功告破。


陈岩翔的严谨认真为徐澄锐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如同明灯一般照亮了徒弟的从警之路。工作之余,他对徒弟的关怀亦是细致入微。不仅关注徐澄锐的业务成长,更时常耳提面命,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师父的谆谆教诲与身体力行下,如今青年民警徐澄锐正在迅速地成长,他表示,接下来,自己还会继续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多看多学多做,早日成为像师父一样的刑侦尖兵。


2024年以来,钱塘公安充分发挥警师“传帮带”作用,推出导师计划,“警校教师”帮助快速规划成长、“政治导师”帮助思想作风定型、“业务导师”帮助实战能力提质,形成青年民警“兴趣、心理、创新”三线引导,用“三师”的宝贵经验为青年民警铺路,打通成长“快车道”。


精技强能 专业引航


2021年,钱塘公安刑侦大队专案办公室内,前来轮岗实训的金沙湖派出所民警周阳紧锁着眉头。详细记录每一笔资金的来源、去向及相关账户关联性,将散乱的资金交易数据分类、归纳、对比,在梳理分析了100余个涉案账户,三千余万元资金后,犯罪团伙资金链条结构逐渐清晰,案件得到了侦破。此后依托分局轮岗实训机制,周阳多次参与专案办理,在一次次实战历练中,他不断扎实基本功,提升专业能力,如今已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办案能手”,2024年,因工作成绩突出获个人二等功。


“每一次的实战就像‘熔炉’,让我在千锤百炼间快速提升各方面的业务能力。”青年民警座谈交流会上,周阳在回顾成长经历时总结道。


如周阳一般在一次次锻炼中不断成长的,钱塘公安警营里还有很多。


2022年5月,沈振远来到义蓬派出所,身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所领导依据能力标签将其安排至社区民警岗位。本以为凭着熟悉能让工作顺利开展,可缺乏经验的他在踏上社区工作岗位的那一刻才发现现实并非如此。


起初面对剑拔弩张的争吵场面,沈振远常感到手足无措,话到嘴边却不知从何说起,提出的解决方案也难以让双方满意,他完全摸不着门道。但凭借着头脑活络、为人勤快、擅思考总结的特点,在一次次处置锻炼及复盘总结中,他渐渐成长为辖区调和纠纷、维护和谐的行家里手。不仅如此,他还在工作中总结出了不同版本的纠纷化解话术,如针对年轻人使用网络用语,针对老年人聊家常等,通过“勾”住人、“圈”住事、锯“开”心结的方式达到工作目的。


“我们以青年民警正面能力清单为基础,组建分局人才库,梳理能力标签,搭建人才标签体系,实现‘标签化’管理、‘一键式’检索,为青年民警专业能力培养提供方向和依据。”钱塘公安政治处副主任谢建军表示,“同时我们通过轮岗实训、实战练兵加快能力提升,助推青年民警快速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全科警察’。”


钱塘分局坚持因材施教、差异化培养,从人才标签“挖潜”、轮岗实训“夯基”、实战练兵“提能”三方面,提升青年民警专业素养,助力青年民警实现从警营新人向工作熟手、业务骨干的阶梯式成长。此外,钱塘分局还与市警校深度开展“局校合作”,为青年民警能力培养提供更为专业的支撑保障。


同心同行 结伴同航


“行动!”新湾派出所蜂鸟突击队踏上了前往省外抓捕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嫌疑人的路程。历时4天4夜,辗转4个城市,抓获犯罪嫌疑人,开展审讯,突破口供,退赃1.7万元,在队员们的默契协作下,案件得以圆满破获。“蜂鸟突击队”是钱塘公安新湾派出所五位青年民警组成的一支办案队,年龄相仿的五位成员,是各自工作上的好搭档。自突击队成立以来,面对复杂案情,队员们各施所长,或敏锐洞察线索,或精准分析研判,或果敢执行抓捕,他们并肩作战,一路相互砥砺,携手成长。


“我们就像紧密咬合的齿轮,在各类案件办理过程中默契协作、攻克难关,实现全方位的共同进步。”蜂鸟突击队队长宋倚臣表示。


除了在同岗位并肩作战的搭档,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也有众多伙伴彼此扶持,闻潮派出所孙田晓和汤泽辉就是这样。2021年孙田晓加入警营,来到闻潮派出所负责宣传工作,和她同时进所的还有在打击办案队的汤泽辉。虽然岗位不同,职责各异,同龄的俩人却奇妙地成为了合拍的工作“搭子”。工作中,孙田晓汲取汤泽辉在办案一线积累的丰富经验,将其巧妙转化运用,让宣传更加真实、可感,汤泽辉也从孙田晓的宣传视角中,获得工作的新思路。除了交流工作思路,孙田晓和汤泽辉还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结伴参加比武竞赛。“通过结伴参加比武竞赛,我们有了更多交流锻炼的机会,这对开拓思路、提升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孙田晓说道。


钱塘公安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和实践比拼平台,激励青年民警主动求知、主动思考,在互学互比、分享交流中不断提升能力。


关心关爱 保驾护航


此外,钱塘公安还高度重视青年民警心理健康状况,邀请专家团队来分局进行心理咨询。


“案件线索很复杂,很长时间没有进展了,是不是因为我办案能力不足……”白杨派出所“心警”圆桌会上,青年民警汤家栋向杭州市警校心理学导师陈亚丽诉说着自己的苦恼。汤家栋是白杨派出所青年民警,科班出身的他在专业知识的加持下,面对日常办案工作时总能游刃有余。可在参与一起重大案件侦破时,面对复杂的线索和巨大的压力,他开始焦虑、失眠,工作状态受到严重影响,对自己的能力也产生了怀疑。陈亚丽依据丰富的专业知识,从多个维度切入,给出详实周全的建议,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汤家栋重新找回自信,在后续的工作中表现出色,2025年第一季度高效破获多个案件,荣获“个人三等功”。


“心警”圆桌会是分局联合白杨派出所推出的一项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在特邀老师陈亚丽的带领下,全面梳理青年民警心得体会、顾虑困惑,再与青警们面对面沟通,针对具体困难逐项化解,以此来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质效。由于效果显著,分局专门组织青年民警前来白杨派出所“心警”圆桌会学习、交流,据统计,目前已有50余名青年民警参与活动,获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