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寻根记:在百年杭高校史里触摸红色基因的脉搏
“墨汁为什么是甜的?因为真理的味道!”4月12日上午,杭州启成学校四(6)中队的少先队员们走进浙江省重点中学—杭州高级中学(钱江校区),开展了一场以“校史寻根:红色基因里的真理力量”为主题的校史馆参观活动,开启了一场穿越百年的“校史寻根”之旅。从杭高校史馆的红色印记到时空对话中的铮铮誓言,队员们用脚步丈量真理的力量,用行动诠释红领巾的担当。
第一阶段:校史寻根——在百年风烟里读懂“红色密码”
“大家知道吗?经亨颐校长曾说过‘与时俱进是教育的生命’……”校史馆负责人王乐娜老师指着展柜里泛黄的《浙江新潮》娓娓道来。随后,队员们在杭高校史队学姐们的引导下走过了“历史沿革”“名师荟萃”“桃李芬芳”“红色记忆”等展区,触摸着李叔同使用过的钢琴键盘、凝视鲁迅任教时的老画片,一步步读懂先辈身上的“红色密码”。队员们认真聆听,不时驻足记录,在一个个红色故事里深刻体会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杭高精神。
第二阶段:倾听教诲——在砖墙间聆听红色回响
队员们在校史馆二楼的名人墙前,把耳朵轻轻贴在墙上,仿佛能听到百年前名人的谆谆教诲。党员志愿者水老师告诉大家,这些斑驳的墙砖里藏着许多动人的故事。“这些可不是普通的墙,每一块砖都承载着特别的记忆。”队员们好奇地抚摸着砖面上的痕迹,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来到张抗抗文学馆,队员们一起朗读这位校友的名言。“向时间鞠躬就是向生命致敬”,在共读中,大家感受到杭高人身上那份永不变的红色情怀。
第三阶段:时空对话——与先辈隔空击掌的震撼
四(6)中队的队员们和杭州启成初中部8名团员们通过三幕剧表演,生动还原了杭州知府林启创办求是书院的筚路蓝缕、钱玄同倡导白话文运动的革新精神以及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真理追求。
第一幕:林启在1897年创办求是书院,与维新志士探讨“教育救国”的理想;
第二幕:钱玄同与刘半农展开“文言白话之辩”,现场同学受邀参与即兴辩论;
第三幕:陈望道在柴房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母亲送来粽子蘸墨吃的经典场景。
跨越时空的世纪对话将活动推向高潮,当历史人物向队员们提问:“求是书院现在还在吗?”“那你们现在白话文用的还习惯吗?”“我当年蘸着墨水吃粽子翻译《共产党宣言》,你们现在还读马列吗?”……队员们一一作出坚定的答复,并铿锵有力地说:“我们一定不负所托!我们一定做到!”
通过跨越时空的对话,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让抽象的理想教育变得可感可触,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真理的力量,也让践行初心使命的种子在当代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杭高校史馆的寻根之旅,联结了党团队的三方力量,形成了协同教育。四(6)中队的全体队员们找到了最珍贵的答案:红色基因不是玻璃柜里的展品,而是杭高操场奔跑的脚步、课堂上迸发的思考、红领巾飘扬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