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九旬老人上门理发这件小事,他俩坚持了四年
"小蒲,今天忙不?有空我们再去看看俞奶奶。"
"好的小杨姐!明天休息日,我过来找您,咱们一起去。"
这段寻常的对话,发生在临江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燕与辖区理发师蒲飚之间。四年来,这对搭档每个季度都会如约敲响俞菊花老人的家门。92岁的俞奶奶因行动不便鲜少出门,但总能在每个季节更替时,迎来这对特殊的"亲人"。
近日,熟悉的招呼声再次在俞奶奶家响起。蒲飚熟练地为老人系好围布,掏出电推剪理起发来,尽管环境有限,他依旧保持着细致与耐心。杨燕则一边与老人唠着家常,一边利索地整理房间:"天要热了,让小蒲给您修清爽些""这些旧报纸我帮您收走""待会再量个血压"......在大家温馨的聊天声中,不一会,俞奶奶一头乱发被收拾得干净利落。
“这两个孩子特别实在,这么多年了,我们都特别感谢他。”理完发,俞菊花老人的家属道出了心里话,“每个季度给老人理发这事,他们比我们记得还牢。每次上门,老人都特别开心。”
四年来的每一次如约而至,都为临江增添一抹暖意。从2021年开始,这场爱心长跑就再未停歇。在杨燕的牵线下,蒲飚的义剪服务从俞奶奶家延伸至整个街道的各个村社,尽管每月只有两天休息时间,他总会挤出一天时间来老人理发,不仅在居民家里、在社区广场活动、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老人常去的地方,大家总能看见他的身影。街道的老人们也从一开始的陌生到如今亲切的呼唤他为“小蒲师傅”。
这把爱心剪刀剪开的,不只是“三千烦恼丝”。四年来,在蒲飚与杨燕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了“银发义剪”队伍或助老服务志愿队,他们有的是像蒲飚一样的新临江人,有的是受助老人的子女……
上门理发、免费理发的故事,虽看似平凡,却满载着温情与正能量,杨燕与蒲飚这样有爱心的临江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展现了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爱与互助精神。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有爱心的人,用善意与行动,为社会增添更多的温暖与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