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硬核”助力 钱塘公安打造“空地一体”警务新模式
“我们是钱塘公安,现场已录音录像,请立即停止违法行为!”近日,金沙湖公园上空传来无人机的警示喊话。彼时,杭州市公安局钱塘区分局巡(特)警大队与该大队便衣队正在进行空地协作。只见无人机于空中精准锁定目标,地面警力迅速展开合围,成功将一名盗窃自行车后逃窜的嫌疑人抓获。这场高效的空地协同处置行动,无疑是钱塘公安“无人机+警务”实战应用的生动写照。
一直以来,传统的步巡和车巡方式存在视野范围有限的问题,面对一些突发警情往往难以及时察觉。而钱塘公安巡(特)警大队的无人机分队,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由9架无人机以及13名专业飞手所组成的“空中战队”,通过科学地动态划分“空中网格”,精心构建起集常态巡、重点巡、专项巡为一体的立体化巡查体系。正如大队负责人所说:“过去我们依靠双腿跑、眼睛看,现在有了无人机,让我们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这种“空陆联动”的创新模式,显著提升了警情处置的效率,真正实现了“人力+科技”的优势互补,发挥出了“1+1>2”的效果。
事实上,无人机的“战场”远不止于街巷抓捕这一领域。钱塘公安充分发挥其“视野广、机动快”的特性,将应用范围拓展到了更多方面。以钱塘江水域为例,在禁渔期,无人机每日定时巡航已成为一种常态。“钱塘公安严正警告:3月1日至6月30日是禁渔期。期间严禁在钱塘江流域非法捕捞水产品,如有相关行为将依法取证并进行严厉打击。”无人机搭载的广播系统每日都会定时向在江面摸鱼捡鱼的群众进行“高空喊话”。不仅如此,在禁渔巡查过程中,无人机机动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得以充分彰显。它能够快速抵达各个隐蔽区域,敏锐捕捉异常活动迹象,对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形成了强有力的威慑。同时,通过实施24小时实时监控,并及时在后台上传动态图像,民警可以随时通过查看画面来了解水域情况,极大地提升了执法响应效率,真正做到了科技与人力的有机互补,确保禁渔工作全方位、无死角。
在现有基础上,钱塘公安正谋划着更前沿的布局。据负责人透露:“下一步,我们将把AI技术融入其中,实现智能感知、精准分析、科学调优的技术闭环。”无人机分队即将接入智能分析平台,借助图像识别技术,能够自动对异常行为进行预警,推动“空中巡警”从传统的“人工操控”模式向先进的“智能巡航”模式转变。
从打击犯罪时的“空中尖兵”,到生态保护中的“云端卫士”,钱塘公安的无人机应用始终紧密围绕实战需求展开。这些“会飞的警察”,正凭借着科技的翅膀,为钱塘区的平安建设勾勒出一幅“空地一体、智慧防控”的崭新蓝图,让科技赋能警务工作,为人民群众的安全与幸福保驾护航。
记者:李晨晨
通讯员:王基诺 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