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车票已检!非遗特快专列驶入千年故事隧道 ——学正实验学校举办“非遗智阅·文脉新生”阅读节

原创 学正实验学校 区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

4月1日,学正实验学校“非遗智阅·文脉新生”校园阅读节在古韵悠扬的皮影戏表演中拉开帷幕。活动通过AI技术解读非遗历史、20项传统手作实践及数字阅读延伸,带领800余名师生体验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创新融合。


【持票登车:启动非遗解码引擎】

开幕式以《书香托举希望》舞蹈点燃全场,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鲍伟等嘉宾出席。严英俊校长在致辞中表示:“要让千年文脉在数字体验中焕发活力,让学生在皮影互动、诗书浸润中厚植文化自信。”



海宁皮影艺术团创新运用AI技术解析皮影戏发展史,配合传统光影表演,生动展现《西游记》经典片段。中国交通广播主持人陈芒通过《小小朗读者》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诵读非遗诗词,现场还特别呈现诗朗诵《神州非遗录》,以声画形式演绎剪纸、青瓷等文化遗产。


【车厢实验室:传统技艺实景课】 

下午的校园变身非遗工坊集市,“纸韵生花”古法造纸区飘散着花草清香,“漆扇风华”展位前师生专注描绘水墨江南,高跷挑战区传来阵阵欢笑。四大重点项目吸引孩子们驻足观看: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学生们用竹篾编织风铃,以铜丝掐制珐琅杯垫,将陶泥塑成宋韵茶器,于油纸伞面勾勒西湖景致。

“原来古籍里的‘蔡伦造纸’是这样完成的!”五年级学生小林捧着亲手制作的花草纸说。图书馆特设电子阅读屏,学生扫码即可获取非遗项目的历史典故和工艺视频,实现“动手做、云端学”的双重体验。


【抵达未来站:启动传承永动机】

随着“非遗特快专列”的持续开行,本届阅读节将陆续开展 AI 剧本配音创作大赛、非遗主题读书会等特色活动,将静态的文化展示转化为动态的传承实践。

副校长寿桔丹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体验活动促进阅读发展,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理解非遗背后的文化逻辑,培养他们成为既有传统底蕴又具创新思维的新时代接班人。”正如现场学生所言:“非遗不是课本上的老照片,这些‘老手艺’和乐高积木一样酷,还能搭出会动的故事!”

 

通讯员:杜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