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招!如何打造产业融合“钱塘样板”?这场会议有答案→

原创 科学城管理办公室、区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

如何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进一步提升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服务钱塘经济社会发展?3月21日下午,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钱塘科学城)产教联合体建设工作推进部署会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来自相关部门、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的50余名政校企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擘画产教融合发展新蓝图。浙江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陈达,杭州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金源,钱塘新区党工委委员、钱塘区委常委周妙荣,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徐时清、副校长楼晓春参加。


自2023年9月成功创建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以来,钱塘构建“1+14+9+N”产教资源统筹体系,建成6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成“政府主导、校企共生”的发展格局。通过实施博士入企、产业导师等产教融合新政,累计兑现奖补资金超5000万元,推动30个校企共建项目入选省市级产教融合试点。2024年,钱塘联合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组建的“产教联盟”培训企业员工1.2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近5000人,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


会议重点发布《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钱塘科学城)产教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与配套政策措施,明确“通过建立三大工作机制、实施十大专项行动,力争三年内达成‘1+5’产教深度融合”的行动目标。具体包括:计划三年内服务本地产业发展的专业占比达到70%以上、建成产教融合空间不少于25万平方米、争创市级以上产教融合项目60个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不少于10000人、吸引10000名以上区内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力争辖区高校技术交易总额突破25亿元


方案的发布,也为钱塘接下来的产教融合工作指明方向。2025年,钱塘将立足 “教科人一体改革” 和“两新融合” 战略部署,从学科优化与专业调整、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项目引育与阵地建设、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试点打造与品牌建设6个方面开展16项重点工作,着力将联合体建设成为服务钱塘、辐射全省的产教融合示范高地。


会议现场,5位行业专家受聘成为联合体专家委员会成员。与会企业代表表示,将深度参与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共建,实现人才共育、成果共享。


此外,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祝鸿平作《理想型产教联合体的四个向度》主题演讲,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林锋、浙江正泰中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执行副总陈军松、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蒋扬名作产教融合相关经验分享。


随着产教联合体建设纵深推进,钱塘这片创新创业热土正加速形成“教育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环。依托高校资源优势,钱塘将在产教融合制度创新、标准建设等方面继续先行先试,力争将钱塘打造成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高度匹配、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精准对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高效联动的产教融合先行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人才和创新动能。



记者 郝爽 雷秋红 

部分图片 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