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高质量发展行动派实干家|新老朋友携手并进 杭州实际使用外资跻身全国前三

原创 中国蓝新闻
浏览量

来自省商务厅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实用外资152.7亿美元,规模首次跃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三。从城市来看,杭州实用外资65.42亿美元,仅次于上海、北京,也同样首次跃居前三,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以杭州为龙头的浙江外资吸引力如何做到逆势上扬?来看今天的《争当高质量发展行动派实干家》。

这里是杭州临江高科园,新年伊始,世界500强企业德国拜耳投资的大中华区植保产品制造中心项目正式投运,年产值20亿元的作物杀菌剂、健康制剂等拜耳明星产品,将在这里下线,源源不断地送往全球各地。


拜耳大中华区植保产品制造总监马吉深说:“作物科学这个板块,在我们中国唯一的一家工厂,整个建设期间的话投资额达到了有3个亿。”


拜耳与杭州,已是多年的老友。早在2000年,拜耳就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作物科学供应中心。25年来,企业不断追加投资,累计已超10亿元。此次投运的植保产品制造中心占地达60亩,园区与企业共同制定了双语版的“格子图”,将历时两年的建设任务细化到每一天。

拜耳大中华区植保产品制造总监马吉深说:“作为一个德国企业,对项目推进是非常细致的。对于某一个阶段希望达成什么结果,具体到哪一天,这个对于一个德国公司来说都是非常在意的。”

多年的合作,让投资双方早已有了信任度,政府部门不仅花费近一年时间,为拜耳集团量身定制投资协议,还允许其内部流转使用项目用地,为接下来增资扩产提供便利条件。

杭州临江高科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盛斌说:“守住政策底线的同时,我们也适当进行‘松绑’,更深挖掘其他板块的内容。当然,企业愿意把更多的资源导到杭州。”


来自杭州投资促进局的数据显示,去年杭州65.42亿美元外资中,七成以上为追加投资项目。制造业外资超39亿美元,占比近六成,这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尤为突出,为33.36亿美元,同比增幅达359%。

杭州市投资促进局局长沈建说:“好的营商环境会有助于更好的产业链发展。我们杭州主要还是按照五大产业生态圈,五大未来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五条重要赛道,来进行招引。”

“老朋友”持续加码,“新朋友”也在逐链而来。近日,全球最大的私营工业气体公司梅塞尔杭州工厂项目开工,一期投资5000万元美金,年产30万吨工业气体和特种气体。

梅塞尔格里斯海姆(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沃赫德说:“从生物医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到电子,杭州的先进制造业密度令人难以置信。我们提还供电子特种气体,并将建立物流中心,为杭州地区的半导体产业提供更高品质的气体。”


落户杭州,梅塞尔公司看中的,是这里正在全力打造的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五大产业生态圈。以项目为圆心,50公里半径内,建有多家需要大量用气的晶圆厂等半导体企业。

杭州市钱塘区商务局副局长刘晓宁说:“产业集群加‘链’式的发展,是我们创新发展的一个模式。在它落地过程当中,它会觉得也有上游的一些原料,也有它的下游市场。”


新的一年,杭州将持续开展重大外资项目协调调度、外企圆桌对话等活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力争全年完成实用外资70亿美元目标。

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所首席专家廉军伟说:“新的一年外资形势可能进一步的承压向前,但是我们要用好‘以民引外、以企引企’方式,更好地吸引更多优质的外资落户杭州、落户浙江,来支撑我们高能级开放强省的建设。”


中国蓝时评:栽下梧桐树 引得金凤凰

浙江要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吸引外资、为我所用是关键一环。引来外资既是“技术活”,也需“感情牌”。对待老朋友,要在每一次的相遇中,献上初见般的诚意;对待新朋友,则要展现最好的环境、最优的实力,达成“选择你就是选择未来、选择希望”的共识。 只有让“老朋友”不断找到新机遇,让“新朋友”不断发现新市场,才能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