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以实绩破解“内卷”迷思
近年来,内卷成为网络热词,颇有流行蔓延之势,甚至在国家机关工作中也开始出现言必称内卷、竞争趋内卷的现象。
所谓内卷,指的是收益与付出不成正比,往往有“非理性”“弱价值”的特征,常被用来描述“没有发展的增长”,其特征是努力的边际效应递减。因内卷是群体向内的消耗,于经济社会发展而言,会导致实际效益递减和人力物力的浪费,甚至出现零和博弈现象。在“万物皆可卷”的调侃中,作为党员干部,尤其要警惕内卷现象,既要避免“表面化的红火”,也要杜绝以内卷之由“躺平”。
“表面化的红火”意指看似“热火朝天地干着”,实则于工作无功、于人民无益,以简单问题复杂化、没有意义的精益求精、不必要的层层加码等为典型表现。久而久之,想干事能干事的人精力被牵扯,真正亟须解决的问题被搁置,造成忙而无效、忙而无功的不健康职场生态。此种内卷弥漫着一股熟悉的味道,究其核心,实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祟。
我们反对内卷,反对的是“以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的形式主义,和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精准识别、及时校正,考验的是为政者的从政智慧和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在纷繁复杂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持对工作实绩的觉知和坚持,形成自上而下、上下贯通的实效为先价值导向,需要我们常思常省、常修常新。以“干成了什么”引导“干了什么”,以“绩效达成率”代替“形式精美度”,对无关紧要、无实际意义的旁枝末节说“不”,才能最大限度避免“没苦硬吃”“刷存在感”的“你追我赶”和“不在田间地头忙工作,却在加班加点做台账”的“自转空转”。
我们反对内卷,同时也不赞成以此为由的“躺平”。现实生活中,不乏个别党员干部以“无意义论”自我辩护、说服,想的是“想干干”“能干干”,而非“该不该干”“如何干好”。殊不知,无论是在岗敬岗的基本职业操守,还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都要求党员干部坚守职责定位、坚定履职尽责,这事关对自我的要求和坚守,也关乎对党的根本宗旨的牢记和践行。
值得注意的是,反对内卷还和提升能力有着一以贯之的内生逻辑。不论是重形轻效的“精致主义”,还是重痕轻绩的“留痕主义”,这种用战术上的努力掩盖战略上的迷茫的背后,潜藏的是对实绩实效的本领恐慌和对破难攻坚的退缩畏惧。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党员干部应当以能力精进之卷、克难攻坚之卷、实绩实效之卷,破除内卷迷思,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拼搏进取、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杭州市钱塘区纪委监委 何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