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年集装箱吞吐能力十万标箱级内河港口行列 下沙港开港一周年 “海河联运”助力高质量发展破浪前行

原创 区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

7月30日,随着博世工厂的集装箱准确落入浙港内河015号船舶,下沙港首次突破10万标箱,其中外贸出重完成4.5万标箱。这也标志着杭州地区内河港口枢纽能级进一步跨越提升,海河联运优势和为企业降本增效、服务地方经济作用进一步凸显。



从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到浙江省建设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示范省,再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内河水运一直以来都是浙江交通运输发展的特色优势所在。作为运河二通道上重要节点项目的下沙港,正是继东洲港之后,第二个杭州地区集装箱吞吐量破10万标箱的内河港口。


开港一年来,下沙港根据省委、省政府“港航强省、内河复兴”重大发展战略要求,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部署,着力将其打造成为全省领先的绿色现代化智慧化内河枢纽中转枢纽港、港产融合示范港,在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港产融合、推动绿色智慧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持续贡献力量。

 

助力企业“借港出海” 有效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作为城市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河港口是畅通经济循环、构建高等级水运网络的关键节点。近一年来,放眼全市,不难发现杭州地区内河航道水面上的船不仅变多了,也变得更大了;运的货物更多了,运输时间也更快了。据统计,今年7月18日,运河二通道、八堡船闸通航一周年累计实现过闸船舶2万8千多艘次,过闸量超过2300万吨;7月19日起,八堡船闸实行24小时运行,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2个多月,老运河的货运功能正加快向二通道转移,杭州内河水运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如今,下沙港在集装箱突破10万标箱的同时,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彰显钱塘勇立潮头担当——开港一年来,下沙港已开辟了“下沙-乍浦-宁波”“下沙-太仓-济宁”“下沙-太仓-重庆”“下沙-乍浦-温州”等8条内外贸集装箱航线,共投入了4条64标箱运力的集装箱船舶服务于“下沙-乍浦-宁波”外贸专线。目前已实现“天天班”且日均航次频率不少于8班,在宁波港上船率可达99.5%以上,极大地满足了企业的运输需求。据统计,现阶段,选择从下沙港出运的外贸企业已超600家,其中运往宁波的集装箱货物单箱运输成本约可降低22.9%,至此,已经为企业节省了上千万元的物流成本。“接下来,我们还将迎来嘉兴制造的全国首艘氢能64标箱集装箱船舶, 由“下沙-乍浦-宁波”外贸专线使用,进一步提升货运效率。”杭州港务集团负责人介绍。


下沙港的资源优势还在各部门的创新探索中进一步放大。就在今年6月,下沙港联合杭州综合保税区、钱江海关驻下沙办事处等创新综保区-下沙港“区港联动”陆水联运新模式,首次在钱塘试点推广,通过“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提高了保税区内企业通关的便利性,切实保障了运输时效。试点首月,便完成了报关票数33笔,合计通过保税区转下沙港水运运输货值2452.98万元。


“相比之前的乍浦港,下沙港距离综合保税区只有10公里,对企业来说更便利,可以为我们节约不少时间成本、运输成本。”杭州松下家电(综合保税区)有限公司正是享受到了该新模式的实惠便利的首家企业。企业关务负责人表示,不仅物流成本降低了,从下沙港出发还能享受政府补助,“我们企业也愿意选择下沙港”。


这位企业负责人所说的补助,正是省市区交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好《杭州市推进水路集装箱运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强化政策扶持,落实“一企一策”物流补助政策,实实在在叠加降低综合物流成本。目前已为83家企业成功申请了1.8万标箱的物流补助,从加强航线开发、运力提升、服务保障,提高联运效能等方面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以港聚产、港产融合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线通南北,往来天地间。


宽阔的河道,货船如织,通达八方,这番繁荣景象已是下沙港日常生活的生动写照。



自下沙港开港试运营以来,海河联运业务已基本实现杭州区域全覆盖。


如今,通过下沙港海河联运服务的企业中,既有年总出口量在3000标箱以上的重点出口企业,也有年总出口量在200标箱的中小型企业。短短一年的时间,下沙港不仅成了钱塘企业的“优选港口”,还和临平、萧山等周边地区一些外贸头部企业实现了深度合作。像格力电器目前从下沙港出运的货物量较23年和24年出货量基本已实现翻一番,占其总出口量的比重也正不断上升。


“我们正在积极根据相关政策,有序配合推进运河二通道沿线产业规划,进一步加强‘港口+市场’产业联动。”下沙港相关负责人介绍,港口将深入参与临港产业布局规划,结合钱塘特色产业和市场实际,全面加强汽车、建材等产业相关港口配套服务研究设计。


作为杭州市汽车产业“一极两翼多点”发展格局中最关键的“一极”,钱塘汽车产业正按下“加速键”。目前,全区已集聚上下游企业300余家,涉及销售、智能网联、生产制造、研发设计、供应链等多个领域,产业基础日益雄厚,产业链蓬勃发展。下沙港的投用让汽车销售运输提供了便利,也正为钱塘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释放动能。


另外,今年二手车出口政策限制全面放开后,更多市场主体将进入到该行业。这一趋势必将加快推动相关产业升级,加速产能扩张,带动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提能升级。全市二手车出口业务预计将达2万台以上,经调研测算,整车出口通过下沙港海河联运较公路直拖可降低物流成本约200元/车。今年上半年,区商务局、钱江海关、下沙港等便多次联动,面向二手车出口企业开展出口政策解读。在全区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下,二手车企业出口便利性也正不断提升,推动二手车企业加速放量,进一步带动钱塘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提能升级。


于7月25日召开的全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做大水运物流,推广多式联运,构建高效立体的现代化物流体系。未来,区交通运输局也将继续联动下沙港,进一步围绕区域发展特性,强化港口的服务功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好生产性服务业链接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的关键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能涌动、数字先行 赋能绿色智慧物流


在绿色低碳的大背景下,内河港口正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区交通运输局抢抓机遇,坚持多部门联合,创新方式方法,联动下沙港积极探索,提升港口绿色智慧发展水平。


“我们通过同上级部门的沟通联动,引入了省海港集团的生产业务管理系统。”下沙港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实现与省海港集团业务系统及“浙闸通”系统的数据联通,开展了“港-闸-船”协同信息服务系统的课题研究和应用,现已初步实现行业管理部门、港口、船闸、船户“四方协同”。经试运行,可切实减少船舶待闸时间,节约耗油量等要素产生的物流成本。



同时,为全面加强智慧港口建设,下沙港实践推广了“5G+智慧码头”多场景应用,目前已实现“1+3+9”的模式(“1”即一个智慧港口云计算平台;“3”即生产业务管理系统、智慧数据中心和堆场自动化港机远控系统三大智慧系统,“9”即九大功能子系统),让港口更“聪明”,让物流更“高效”。


不仅如此,下沙港在低碳化港口建设方面也不遗余力。为助力“双碳”战略做深做实,促进港口生产模式改革创新,提高生产“绿含量”,下沙港与吉利汽车集团开展合作研究,旨在推动新能源无人集卡车与新能源重卡在下沙港的广泛应用,并有望在今年投入使用。“港区也正在谋划光电储能项目,力争实现碳排放‘负增长’。”下沙港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对下沙港来说,10万标箱只是向深海进阶的第一步。未来,海河联运集装箱吞吐量的进一步增长将大幅促进城市交通碳排放量的降低,这些均将成为高质量节能减排最强劲的“助推器”之一。


“下一步,我局也将积极协同商务、平台等部门,加大对下沙港在市场推介、航线开拓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配合市交通运输局同步做好下沙港海关监管区、下沙作业区二期建设、疏港公路等方面的建设支撑,进一步释放‘公转水’多式联运的综合效应,为货主企业创造更好的水运服务环境,推动港口发展。”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港与业融,港与城融。


立足钱塘,跳出钱塘。


随着一项项助企服务落地开花、一个个创新实践聚产赋能,下沙港功能正不断完善,优势也正叠加释放。未来,钱塘还将继续借力下沙港,着力构建“海河联运”物流通道,积极探索“区港联动”共富新路径,全面加强“三支队伍”人才建设,进一步开拓广阔的港口开发空间,释放水运澎湃新动能,推动钱塘高质量发展通江达海、破浪前行。


记者:郁佳炜

见习记者:诸苏萱

通讯员:竺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