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口述史——

旧貌新颜头蓬街

原创 《钱塘新区报》蜀山副刊 | 人阅读
作者:口述:金德海 整理:余观祥

2024年4月15日《钱塘新区报》蜀山副刊


人物小传金德海,男,祖籍绍兴,1929年5月24日出生在头蓬老街。其爷爷在清嘉庆末年来到头蓬开荒种地,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在沙地站稳了脚跟,后定居于头蓬,并在头蓬结婚生子。1946年年初,金德海在义盛街上拜师王裕洲师傅,学做铜匠。1948年因被国民党抓为“壮丁”,被迫中断学手艺生涯。在被“抓壮丁”期间,其父母设法筹集多担棉花,从国民党手里将他赎回。同年,其在头蓬街北白地上晒盐的哥哥缺刮盐泥、挑盐泥的人手,他便帮哥哥一起晒盐度日。1964年,萧山县建筑公司招工,因他是居民身份,幸运地被招入萧建公司。他先从普工做起,后专门从事门窗安装工作,直到1980年退养。在萧建公司工作期间,凡逢休息天,都在头蓬老街家宅中度过。自退养后,也一直在老街家宅中颐养天年。他人生的95载春秋,都与头蓬老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地道的“头蓬通”。


金德海近照


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头蓬老街,水陆交通便捷,成为钱塘南沙大地的重要商埠


头蓬建于清嘉庆年间初期,头蓬农民多从绍兴一带开荒而来。开荒地上遍地长着芦苇、“汛头干”等杂草。初来乍到的农民,先从砍芦苇、割“汛头干”下手,把砍下来的芦苇、割下来的“汛头干”堆放在一起,堆成一堆硕大的柴蓬,供日后生火做饭。开荒地漫无边际,很为辽阔。农民们向西北方向一天一天砍杂草,柴蓬一个一个堆放起来。因苦于荒地上无地名,遂从东南到西北,把头一个柴蓬叫头蓬,第二个柴蓬叫二蓬,依次相叫,一直堆到小泗埠叫四蓬。一段时间叫下来,大家都叫习惯了,故有了“头蓬”之称。


头蓬北临钱塘江,与海宁隔江相望,南与义盛毗邻,与瓜沥、坎山、绍兴等地水路、陆路相通,水陆交通方便,且有船运码头,因此吸引不少商界人士前来落户,形成集镇,成为东沙的重要商埠。商贾云集,各种商号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头蓬街,也就是今天大家所说的“头蓬老街”。老街坐落在南沙大堤南侧,紧依南沙大堤,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200米,占地面积200余亩。由于所依的大堤自东南至西北蜿蜒伸展,依势而建的头蓬老街在中街位置有一个大转弯,很像一个“之”字。


有史以来,头蓬是南沙最重要的棉花、络麻和蚕茧的集散地,又是钱塘江板盐的重要生产和销售基地。1935年以前,头蓬经济在沙地首屈一指,人称“小上海”。以万通典当、浙东盐行、棉麻蚕茧收购行、萝卜干等地货行、茶食店、南货店为代表的商业和手工业商铺有二百多家。以普益茧行、吉泰茧行和恒义公茧行为行业首领,开设茧行7家。新中国成立前后,头蓬开始发展土特产品,先后办起了赫顺泰、赵善梅等8家萝卜干咸菜厂,产品远销广东、广西和香港等地。


商贾云集,市场繁荣,一兴百兴。头蓬街运输业也较为发达,由头蓬至瓜沥、坎山定时定期开埠埠船7只,运送南来北往的客人和货物。为及时运送吞吐量巨大的大米、食盐等物产,边阿土家置有牛拖船36当,每当6只,共216只,专事内河运输。其他,与海宁对开,有外江船4只,船行路线由三岔埭至海宁、小泗埠至海宁,打通江南江北货运通道。另外,为方便外来客商来头蓬置业办事,赵阿华家置有10多辆黄包车,在义蓬街周边运行。


老街以徽派建筑风格为建造标准,粉墙黛瓦,是典型的江南小镇。街路用青石板铺就,东西一里多路程(500多米),弯弯曲曲。站在街路中央,一眼望不到头。


东西向的横街有三条、南北向直街有一条。横街,中间一条为主街,即头蓬街,约四米宽。主街南边的一条叫街南路,北边一条叫街北路。直街,叫成胜弄直街,又狭又窄,南北约三四十米长。街南及街北,沿街各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内河,内河上常运输萝卜干、大米、食盐等物资。老街东边有一条南北向的土路,紧依盐仓舍,通向新湾方向,是新湾与头蓬的主要通道。


街面屋大多是平房,一间连着一间。也有几间两层小楼,临街都有个大开窗,推开往下看,街面行人一览无遗。街面屋有一间一户的,有两间或三间一户的。每户除了开有一扇狭小的单门外,都用杉木排板关闭店面,木排板一卸掉,即是木质店柜。店柜里面,就是高高的货架,陈列着各式商品。


街屋的廊檐,都是连廊建造,足有一米多宽,夏秋能避猛太阳,雨雪天能遮雨挡雪。街路南北两侧,沿着连廊走,从东街口一直可走到西街口,不会遭受雨雪之苦。


老街的建筑和配套设施有“三多”,即池多、弄多、桥多,自南至北、自东至西有12个池、13条弄、14顶(方言量词,即“座”)桥。南街有方家池、应家池和毛竹池等8个池。毛竹池与盐仓前横湾互为相通。北街一侧有范家池、鲍家池等4个池。这些池塘,主要用于居民饮水和洗涤,也备作防火水源。13条弄,有的有弄名,有的没有弄名。有弄名的,东街有马家弄、潘家弄;中街有咸胜弄、林家弄、鲍家弄、党弄;西街有和成弄。14顶桥,分别是:盐仓前横湾1顶、街南横湾6顶、三岔棣横湾3顶,通久直湾2顶,通小泗埠直湾和街西直湾各1顶。大多的桥无桥名,只有通久桥有桥名。桥身多用青石建造,也有木头搭建的,主要以平桥为主,方便“羊头车”(独轮车)过往。


头蓬老街 网络资料图/作者提供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头蓬老街,南货店、茶食店、百货店等一店紧挨一店,街上常挤得水泄不通


1956年,距离老盐仓至南沙大堤约两公里的义蓬直湾开掘。开通后,头蓬的埠船和农船出航去萧山、绍兴,都从这条又宽又深的义蓬直湾往返,这让通久河及盐仓前横湾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当时的头蓬公社领导便组织当地民工挑土,将位于老街中的一直一横的河湾填为平地,形成了如今的通久路,改变了曾经通久河穿街而过的格局,在原直湾上修筑了一条南北向的土路,方便车辆出入。那条连接头蓬湾的仓前横湾,填平后作耕地使用。后来,随着街道居民人口逐年增加,老街人分户立主层出不穷,老屋容纳不下越来越多的老街人,逐渐开辟宅基地使用。在老街的南侧,渐渐建起住宅。这样,才有今天高低不一、差落有致的单独小楼。


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1969年3月和1969年11月,头蓬以北2.7万亩和5.2万亩围垦一举成功,整个头蓬的种植格局和产业格局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晒盐业、蚕桑业等行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建筑业、机械制造业、仪表制造业、冷饮业崛起,替补了传统行业。虽然典当行、酱园、茧行、盐行等消失殆尽,但老街上仍是热闹非凡、门庭若市。


街上开有南货店、茶食店、百货店、杂货店、国药店、布店、书店、米店、肉店、饭店、鱼行、五金店、理发店等,各类商品琳琅满目,陈列整齐划一,足以满足头蓬人的消费需求。店员们站在柜头内,或招呼顾客,或静静观察行色匆匆的行人。这些店有供销社开的,也有合作商店开的。他们的管理机构不一样,经营主体不一样,店员享受的待遇不一样,服务态度也有所差异。


老街的人气,在新中国成立前或更早的一段时间,一直是“东热西冷”。东街开的都是两三间店面的大店,如酱园、南北果货、花米行、茶店等人流量大的店行,每日顾客盈门,热闹非凡。而西街,大多则是单间独门的店,如铜匠店、锡器店、鞋店等小店,人气不高。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头蓬成立供销合作社后,商业重心逐渐向西转移,西街开起南货店、百货店、杂货店、国药店、布店、书店、米店、肉店、饭店。西街光顾的顾客多,人气自然剧增,一度使东街呈现相对冷清的状态。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老街上都是“西热东冷”的现象。


街上的摊贩,与现在人们心理是一样的,进货后也会选择人多的地方售卖,早早脱手,可减少摆摊时间。买进的人也可货比三家、优中选优,买到心仪的东西。


老街一般夏、秋季早上四五点,冬、春季早上五六点就开始热闹。农民们挑着菜担、鸡鸭担,住在小旅馆的孵坊客挑着孵坊担,售卖小鸡小鸭。他们从四面八方向街上赶,然后在石板路的两侧,占据有利位置,摆摊叫卖。以捕鱼、抢潮头鱼和弶野鸭为生的农民,也在这个时间,背着用克篓(沙地方言,即“竹篓”)盛装的鱼和野货,请鱼行代卖。一到天色大亮,买菜、买肉、喝茶、吃面点的人群纷至沓来,纷纷涌向街头,摩肩接踵。顿时,街上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七点半左右,供销社、商店的排门一块块卸掉,新的一天开始了。


上午九十点钟,菜担、鸡鸭担、孵坊担等全部卖空,挑担人一个个急匆匆往家里赶。此时,上街买东西的人也逐渐减少,老街又恢复了安静。只有供销社、商店等各类店铺,仍坚守各自的岗位,做着各自的生意。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头蓬镇建设了新农贸市场,大批商店纷纷进驻农贸市场。驻守在头蓬老街的店铺,只剩寥寥几家。昔日人头攒动、川流不息的早市景象,一去不再。


从2017年起,在义蓬街道主导下,老街在原址上原拆原建,又现旧时模样,更有徽派韵味


曾经的头蓬老街,南有广袤的沙地,北有大片的白地,地理优势显著,晒盐、种桑、种棉成为这一带的优势业态,在沙地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引领和主导着沙地经济,文化底蕴深厚,令许多沙地人感慨。


在新时代的迅速发展过程中,曾经繁华的老街风光不再,连排的老街房屋大多年久失修,破旧不堪。有的房瓦歪斜不一,晴天见光、雨天漏雨,碰到风雪天,风吹雪飘;有的窗户残缺不全,排门丢三落四,私拉乱接的电线随处可见;有的墙壁凹凹凸凸,不堪重负,摇摇欲坠,有着许多安全隐患,成了典型的“危旧房”。平时老街人开着车携妻带儿回家,因老街路面狭窄、道路凹凸不平,只能远远把车子停在外面,步行回家。最令人心酸的是,一旦老年人突发疾病,急救车无法到达,只有用担架接送。面临这样的居住环境,年轻人皆想方设法向外转移,老年人和租住户,成了老街居住的主要人群。老街人曾经的骄傲和荣耀,被岁月洗涤得一干二净。


因此,危旧房改造升级势在必行。2016年8月起,义蓬街道便启动了为期三年的老街改造计划。为传承老街文化,改造后的老街仍以徽派建筑风格为基调统一打造,保留百年老街“原汁原味”的风貌。2017年起,历时三年,在街道主导、社区主持下,一幢幢垂危的老街房屋被拆除,一幢幢粉墙黛瓦、风火墙匹立的二层街面小楼,在原地原址建起。经科学规划设计,街路主道、辅道最大限度拓宽。街路不仅比原先拓宽了三分之一,还重新铺上了平整的青石板。粉墙黛瓦分外醒目,古风古韵扑面而来,老街焕发了青春的活力和时代的魅力。


时下的老街上,复古的茶店、新老结合的南货店、国风养生馆、现代元素的城市书房、中医诊所等一一开张营业,为老街人提供服务。繁华重回老街。自来水、天然气、有线电视,都进入寻常居民人家。四季常青、三季开花的观赏性花木,在街前屋后随处可见,美不胜收。


栽得梧桐树,引得金凤凰。老街变美、变靓了,回老街居住的年轻人也逐渐多起来了。特别是节假日,来老街走亲观光的人日益增加。还有许多周边居民及新钱塘人,也期望能在头蓬老街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现在居住在老街,我们得到了满满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一条老街,一种记忆,一份守望,承载着许多乡愁。老街通过匠心打造,再现了“小上海”繁荣的模样,生活在这里,老街人享受着钱塘快速发展的红利,心里充满了无限幸福和喜悦。


头蓬老街 摄/通讯员 赵海燕



口述:金德海

整理:余观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