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竹编技艺:竹丝绕指 匠心传承

原创 河庄街道、区融媒体中心 | 人阅读
作者:张梦真

竹椅、竹席、竹篮……提起这些纯手工竹编,我们并不陌生。一根根竹子经由巧匠之手,历经破竹、分块、刮篾等工序,在工匠手中“飞舞”片刻,就变成了一件件精美耐用的日常用品。在钱塘区河庄街道的蜀南村,就有这么一位手艺人,让竹编这项传统技艺在沙土之地翩翩起舞。


今年61岁的陈天灿,祖上三代都是竹编匠人。在长辈的耳濡目染中,他从小就对竹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他18岁那年,正式拜自家哥哥为师,学习竹编技艺。“我学了整整三年技艺才算学到家,25岁就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竹编店,店里出售着竹席、鸡笼、竹筐、竹梯、扫把、竹椅等沙地人家常用的老物件。”陈师傅说,竹编店虽小,但却一直支撑着自己的生活。


初见陈师傅,他正在忙着编织一个竹筐。只见他精心挑选了一根表面平坦的毛竹,将竹筒打磨光滑,破竹开丝再用篾刀把竹筒剖开,分成薄如蝉翼的篾片,一抬一压一按之间,竹篾便已经紧密交织、牢不可分。经历劈、锯、刮、编等层层工序,一个小巧精美的竹筐便制作完成了,一根平平无奇的毛竹,也经由陈师傅的巧手,完成了生命与价值的蜕变。


与竹编打了四十余年交道的陈师傅,手上已是老茧密布,不过,这些老茧却丝毫不影响陈师傅的“手感”。“竹编工艺品看似不起眼,其制作难度可不小。”陈师傅说,竹子的口径和高度,篾条的薄厚和宽度,这些在制作不同工艺品时都有不同的讲究,而自己只靠眼和手就能精准“拿捏”。陈师傅笑着说,手上的老茧不仅不耽误工夫,而且更像是一副保护“手套”,让竹篾上的毛刺伤不到自己。


谈及自己最拿手的一种竹编制品,陈师傅说那应该当属竹畚箕。“钱塘江两岸围垦的时候,这只小东西可是派上大用场的!”陈师傅感慨万千地说。五十多年前,沙地人手推肩挑,拦沙擒海,用一只只竹畚箕搬山填海,在茫茫滩涂上创下了围垦奇迹。在火热的围垦岁月里,沙地的手艺人们即使是起早贪黑地加班加点,竹畚箕都是供不应求的,也正是在这段奋斗的历史中,竹编技艺与沙地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2022年,钱塘区公布了32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也是钱塘区成立以来认定的首批区级非遗名录,沙地竹编技艺位列其中。随着现代工业的转型升级,人们的日常生活物件也迎来了更新换代,竹编制品似乎已经慢慢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沙地竹编作为围垦精神与沙地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已深深地打下了民族的烙印,永恒地舞动在历史的长河中。“未来,我也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可以将它继续传承、发展下去。”陈师傅说。


记者:张梦真

通讯员:王恬